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体育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需要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尊重幼儿教育的特点,以及尊重幼儿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同时它也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体育课程是否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着幼儿在今后是否对体育运动产生的正确认识和能否形成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能力。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体育课程的执行者,他们教育水平的好坏和职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健康成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并运用了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以济南市具有学前教育专业高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影响幼儿体育课程开设的因素和障碍,幼儿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对幼儿体育课程开展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给出相关建议,使得幼儿体育课程开展及改革研究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步入正轨,提高认识,更新思想观念,合理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体育课程设置及其评价标准,促进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将“幼儿体育”界定为:遵循体育规则或特定要求,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核编排内容,内容设计满足幼儿兴趣需要为目的,建立合理的幼儿体育课程。2.通过调查发现各幼儿园你对“幼儿体育”的需求非常迫切,同时,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幼儿体育发展也需要创新,因此高校进行幼儿体育课程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3.高校拥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师资条件、教学环境以及领导、专家的认可,这也为幼儿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条件。4.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制定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体育课程的大纲,使幼儿体育课程更加合理化,培养目标更加清晰,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体育的教学提供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