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概述了河北省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区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描述了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用的分类特征。
从河北省范围内采集吸血双翅目昆虫,进行常规分类鉴定并探讨其初步的区系特点。采用相应的分类系统,对分布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保定市、衡水市、沧州市、廊坊市、唐山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和张家口市等11个地区的吸血双翅目昆虫标本做常规分类鉴定,进行区系分析。
试验选择了37个生态采集点,采获目标昆虫4000多只,并制作成标本。共记载蚊、蠓、虻、蚋、白蛉等吸血双翅目昆虫5科15属57种。其中18种属于河北省新记录,分别是蚊科的黄色曼蚊MansoniaochraceaTheobald,1903,刺痛伊蚊AedesexcruciansWalker,1856,黄背伊蚊AedesflavidorsalisLuhetLee,1975,丛林伊蚊AedescataphyllaDyar,1916,灰色伊蚊AedescinereusMeigen,1818,北京伊蚊AedespeipingensisFeng,1938,黄线伊蚊AedescrossiLien,1967,幼小库蚊CulexinfantulusEdwards,1922,环须阿蚊ArmigeresannulipalpisTheobald,1900;虻科的触角麻虻HaematopotaantennataShiraki,1932,甘肃麻虻HaematopotakansuensisKrober,1933,朝鲜麻虻HaematopotakoryoensisShiraki,1932,等额麻虻HaematopotahediniKrober,1934,朝鲜虻TabanuscoreanusShiraki,1932,佛光虻TabanusbuddhaPortschinsky,1887;蠓科的台湾蠛蠓LasioheleataiwanaShiraki,1913,疲竭细蠓LeptoconopsbezziiNoe,1905;蚋科的爬蚋SimuliumreptansLinnaeus,1758。
根据现有标本和文献记载,列出河北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名录,收录蚊科40种,虻科46种,蠓科19种,蚋科3种,白蛉科4种,并编制了河北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并进行了初步的区系分析。结果显示,海河平原地区种类是河北省蚊科和虻科昆虫的优势种群,张北-围场高原地区种类是河北省蠓科昆虫的优势种,蚋科和白蛉科的区系尚未调查清楚。
本研究针对河北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本底资料欠缺的现状,在河北省范围内开展吸血双翅目昆虫的种类调查,该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河北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种类和区系分布内容,对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特别是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虫媒传染病和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提供制定防控媒介昆虫预案的基本资料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战略意义。
标本现保存在河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