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M理论指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资本结构无关,对于公司决策者来说,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可以无差别替代。然而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也屡见不鲜。非效率投资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制约公司的长期发展,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企业大量亏损甚至破产清算。对于非效率投资,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控股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自由现金流的角度,有关过度投资的治理也一般从公司治理等微观层面出发,一般集中在董事会、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从宏观因素角度来研究,对于像媒体监管、产品市场竞争等这类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也研究不够成熟。然而建立政治关联的上市公司,往往能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税收优惠,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结合中国特有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来研究政治关联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投融资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检验政治关联是否会导致过度投资,同时检验能否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投资不足。本文首先通过回归模型度量非效率投资,检验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行为,接着分别实证检验政治关联是否对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影响,最后再按市场化程度和公司产权性质等分别分组检验政治关联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是否不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治关联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没有直接关系,然而加入市场化程度后,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并且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比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更加显著;而市场化程度不同,政治关联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不同,市场化程度弱化了政治关联对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市场化程度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