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吸收和发射光谱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科学的时代,信息的数字化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信息容量的传输、平板的信息显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其重量轻、成本低、视角宽、响应速度快、主动发光、发光亮度及效率高、能实现全色显示等优点而成为国际前沿的热点课题,PPV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最简单、最廉价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用于电致发光的共轭聚合物。在目前情况下,运用量子理论研究PPV齐聚物(3PV)构象与其光谱性质间的关系及设计新型的电致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为了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PPV齐聚物(3PV)进行理论模拟研究,本工作首先选用苯胺、硝基苯、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酚等苯环的衍生物,系统研究计算方法、基组等对基态、激发态几何结构的优化和吸收、发射光谱的影响。发现在6-31G*基组中加入弥散函数或/和极化函数(6-31+G*, 6-31+G**)只是对取代基有明显影响,对苯环部分的结构则影响不大,B3LYP/6-31G*和CIS/6-31G*理论分别适合用于研究较大体系基态、激发态的结构,TD-B3LYP/6-31G*适于研究其光谱性质。本工作首次采用较高级的理论研究了3PV构象的改变对其发射光谱的影响。同发光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的性质之一是该分子的最大发射波长和振子强度。采用上述的方法,对含三个苯环的PPV齐聚物3PV进行的一系列的对比研究。基态时,随着扭曲程度的增加分子的总能量逐渐升高,最稳定点出现在分子保持平面构象时,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激发态时,分子最稳定的构象不是出现在分子保持平面而是有一定的扭曲角时。在最稳定3PV分子构象基础上计算得到的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波长同实验值非常吻合。随着分子扭曲程度的增大,其共轭程度减弱,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向短波方向发生了明显的移动(53-179nm和71-218nm),振子强度减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在3PV分子中引入六元(吡啶)环、萘环、五元杂环(吡咯、呋喃、噻吩)等设计得到了一系列的新分子,并采<WP=5>用与母体3PV相同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他们的光谱性质。结果发现,引入吡啶环时其光谱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当用吡咯、呋喃、噻吩等五元杂环、萘环取代中间的苯环时则会引起明显的红移。其中以稠环(萘环)取代3PV中间苯环的分子引起的红移最大,噻吩次之。值得指出的是,吡啶环中氮原子上具有非键的孤对电子,可以与其它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将改变配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
其他文献
随着资源描述格式的日益增多、用户统一检索的要求日益强烈,资源描述格式兼容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元数据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描述格式的兼容性问题,本文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研究淫羊藿苷对大鼠勃起功能的药理药效,建立勃起功能障碍(ED)模型后观察淫羊藿苷对其长期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第一部分:从淫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控制和治疗老年住院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106
运输通道客运交通在综合运输理论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运输通道客运交通结构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通道整体旅客输送能力的充分发挥。针对运输通道客运交通现状及其存
以安全科学理论为基础, 运用三类危险源理论,通过对煤矿生产系统状态及其危险源结构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煤矿动态触发型危险源与静态固有型危险源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煤矿人因事
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做了指导性的评论,指出数学教学改革不能急功近利,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严格遵循和重视学生的认识规律、严格按照数学学科
目的探讨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并发骨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证实的CIPA患者的影像资料,11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科研院所由国家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后,在激励机制设计原则和激励措施实施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国内转制的科
随着桥梁安全监测不断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桥梁长期安全监测的要求,因而拥有能实现自动、长期、实时、远程监测的系统将起到越来越
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状况的一种综合性反映,因此,社会生活方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