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后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表达特征的研究,筛选出对运动产生反应的应激蛋白质,并进一步探讨应激蛋白质的基因表达水平,为运动心脏蛋白质组学的后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n=10),运动组大鼠采用跑台训练建立中小强度(60~70%最大摄氧量)有氧运动动物运动模型。8周后,提取心房肌组织全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使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图像分析软件对2-DE图谱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得其中表达量变化≥5倍的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谱,通过搜索数据库进行蛋白质鉴定,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6个目标蛋白质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8周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后,大鼠的心脏重量增加了1.7%,心重指数增加了32%;②经图像分析,运动组和对照组心房肌电泳图谱中平均检测到蛋白质点(380±62)个和(411±59)个,获得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68个。其中,获得具有5倍以上差异表达量的蛋白质点14个,7个表现为上调,7个表现为下调。对差异表达的14个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11种蛋白质,如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60、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d、ATP合酶偶合因子6、蛋白组氨酸磷酸酶1、原肌球蛋白α4链等;③RT-PCR结果显示:运动组大鼠心房肌中蛋白组氨酸磷酸酶1、热休克蛋白60、ATP合酶偶合因子6、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d、原肌球蛋白α4链、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均上调,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目标蛋白质中,只有热休克蛋白60和蛋白组氨酸磷酸酶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一致,其他的均不一致。结论:①长时间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后,大鼠心房肌蛋白质发生了适应性变化。②质谱确证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d和ATP合酶偶合因子6等目标蛋白与提高心肌能量代谢水平和改善心血管功能有关,运动组大鼠心脏发生了良好的适应性变化。③大鼠心房肌中应激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不完全一致,蛋白质的表达可能与上游基因的转录等有关,也可能与下游的翻译、修饰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