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热还原法制备橄榄石型LiFePO4及其工艺优化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橄榄石型LiFePO4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结构稳定,循环性能良好等显著优点,因而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其缺点在于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离子导电率较低,大倍率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目前主要通过表面包覆,掺杂高价阳离子以及优化合成工艺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碳热还原合成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并采用响应面方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性能等表征方法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球磨-焙烧碳热还原工艺参数中焙烧温度及蔗糖量一次项、二次项对LiFePO4/C放电比容量均有显著影响,而焙烧时间的一次项影响相对较小,其二次项几乎无影响。然而,焙烧时间与焙烧温度或蔗糖量均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该模型拟合所得的优化条件为烧结温度652.02℃、时间8.48 h、蔗糖量34.33 g·mol-1LiFePO4。经试验验证,该优化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值高达147.2 mAh·g-1,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误差仅为1.87%。5C下,所得LiFePO4/C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5.5 mAh·g-1,50次循环后,循环保持率为98.5%,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采用低温碳热还原反应制备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蔗糖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LiFePO4/C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加以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得出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蔗糖用量166.67g·mol-1LiFePO4;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12h;热处理温度60℃。优化所得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的效果是显著的,而且其操作参数中焙烧温度和蔗糖量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放电比容量影响较为显著;各个因素的二次方影响高度显著。模型拟合所得最优的操作条件为:焙烧温度718.17℃;焙烧时间10.88h;蔗糖量144.33g·mol-1LiFePO4;热处理温度105.06℃。在此条件下,实际放电比容量可达140.6mAh·g-1。与模型预测值142.03mAh·g-1接近,误差仅为1%。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建立了3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烟叶中高效氯氰菊酯、菌核净和三唑酮的残留分析方法.烟叶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
  为明确75%磺酰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观察其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和对小麦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磺酰磺隆水分散粒
  手性农药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的研究是当前环境化学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根据OECD所推荐的水生藻类急性毒性试验标准方法研究了腈菌唑(myclobutan(i)l)的外消旋体及其各对
会议
苯基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甲霜灵(metalaxyl)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在内的卵菌所致植物病害。同时,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问题显得最为严重。我国葡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辽宁省设施蔬菜面积不断增加,几乎遍布辽宁全省14个市级地区.据辽宁植保网统计,至2011年年底,全省保护地建设面积超过53万hm2(800万
会议
我的奶奶是一位农民,一辈子都生活在黄土地上,穿着红艳的衣服,两耳坠着俗气的坠子,凌乱的头发似乎从未洗过。在我有记忆以来,她似乎从未改变过:躬着腰,卷着裤腿,干瘪的手握着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5%几丁·戊唑醇悬浮剂、2%几丁聚糖水剂、43%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对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苎麻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试验表明,50%咪酰胺锰盐WP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理想,EC50和EC90分别为1 3147mg/L和13.823 4mg/L;抑制效果较差的
随着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罗非鱼深加工显得日益迫切。罗非鱼深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下脚料,这些下脚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是理想的优质蛋白来源。但目前下脚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光引发剂对苯甲酰基苯氧基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其结构既具有自由基光引发剂的特征,又具有阳离子光引发剂的特征,克服了氧阻聚问题,且最大吸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