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探索农村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理论和实践,针对农村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找出有待改进之处,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促进农村中学美术手工课课堂教学的完善和发展。在农村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美术资源,进而开发校本教材,有助于手工课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有效开展手工课提供典型案例,探索手工课的教学模式。改变农村中学美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为更好的开展手工课提供策略建议。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的背景下,论文试图通过以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基础,探索手工课的教学理论(包括理念、原则、模式)以及手工课教学的现状、问题、教学理论与手工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旨在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农村中学学生全面发展寻求新的思路。论文由正文五章和结论构成。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讨论了手工课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国内外手工课的研究现状提出问题,界定课题说明手工的内涵,最后指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分别介绍建构主义理论,杜威的“从做中学”实用主义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理论,揭示了农村中学手工课的有效教学要体现新型的教学观、师生观以及教学方法论,为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的教学理论探索进行铺垫。第三章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理论探索,寻求农村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的理论。从审美教育的角度上,探讨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别从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心理健康能力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探索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第四章手工课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学理论的实施总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通过实践探索力求进一步的修正和改进。本章通过从学校、家庭、教师、教材以及学生的现状这五个方面对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农村中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以实习案例《拼贴画》、《纸浮雕》和《纸雕塑》为例进一步的探索。第五章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手工课教学体系的构建,由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以及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教学评价是手工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通过结合本地的实际教学,编写手工课校本教材;为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手工课学具类别,以激励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对农村美术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并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为提倡素质教育,将美术课纳入中学毕业选拔体系中,从这四个方面进一步的阐述了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教学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力求使农村中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