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emo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确定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同时观察在异丙酚提供相同镇静水平下,不同效应室浓度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病人5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BMI<30kg/m2, 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不同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组(n=10),S1组、S2组、S3组、S4组和S5组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21、0.14、0.09、0.06、0.04ng/ml。以2.5μg/ml为起始血浆靶浓度TCI异丙酚,效应室和血浆浓度平衡5min后,若意识未消失,以0.2μg/ml浓度梯度递增靶浓度至意识消失,并维持该浓度至实验结束。各组按相应效应室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待舒芬太尼达效应室靶浓度时置入输尿管镜,以进镜即刻至进镜后1min内病人发生体动反应(咳嗽和吞咽动作除外)为阳性反应。分别记录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进输尿管时(T2)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及舒芬太尼和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异丙酚用量,并每组阳性反应数、术中呼吸抑制情况。采用Bliss法计算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EC50为0.084ng/ml,95%可信区间为0.066~0.107n/ml。五组患者各时点HR变化不明显,S1组、S2组意识消失时、进镜时MAP较诱导前明显降低,S3组、S4组、S5组意识消失时、进镜时MAP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抑制置入输尿管镜时病人体动反应的EC50为0.084ng/ml;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低于0.14 ng/ml时,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其他文献
目的我们假定药理学的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活性会得到类似于5-LO缺陷大鼠的实验结果,即会加快骨折的愈合进程并增加骨质强度,通过建立大鼠骨折动物模型和应用半胱氨酰白
目的:通过分析急腹症小儿的腹腔引流液及血尿淀粉酶水平来得出急腹症中血尿淀粉酶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从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以腹痛待查收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
目的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监测下,比较靶控输注不同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期间及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观察瑞芬太尼对达到一定镇静程
本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运用了文艺生态学、戏剧学、西方现代/后现代戏剧理论及巴赫金的狂欢诗学,采用比较戏剧的研究方法,试图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京城三剑客”的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切口痛模型,对术前和术后注射不同剂量的氟比洛芬酯大鼠镇痛效果的比较,探讨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效应。(1)通过尾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切口痛大鼠行为学及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据统计国内外的养老模式达20多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本文对国外的主要养
一、研究动机 保险法的研究有两大方向,一派学者偏向英美二分法的立法体系,另一派学者即偏重大陆法系的三分法体系,因双方彼此对保险法的论述有非常不同的差异,也让保险法的诸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工作特点将研究对象231名护士分为影像介入组、临
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归纳企业员工的有效激励因素,进而研究人格类型和激励因素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对被试施测企业员工激励因素问卷,并通过因素分析,提取出6个基本激励因素,分
目的:观察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心血管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ASAⅠ~Ⅱ级择期拟行单侧乳腺改良根治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P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