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石墨烯在弹性体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n7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材料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稳定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备受研究人员青睐,石墨烯/弹性体复合材料也是目前乃至未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研究了某公司采用玉米秸秆等为原材料制备的生物质石墨烯在聚氨酯和丁苯橡胶两种弹性体材料中的应用。BG-A和BG-B均为实验室自制改性生物质石墨烯,其中BG-A分散液采用生物质石墨烯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改性制得,分散介质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BG-B粉体采用生物质石墨烯经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制得。对BG-A和BG-B进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等表征,确定BG-A和BG-B都不是单片层结构且含有杂质和缺陷,这对其自身性能有一定消极影响,但易与有机基体复合,为石墨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奠定基础。采用溶液共混法将BG-A分散液与聚氨酯(PU)混合制得复合浆料,该过程采用DMF为有机溶剂,采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出BG-A/PU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浆料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流延成型时基底温度与成膜形态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BG-A/PU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研究BG-A添加量不同时BG-A/P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热学性能、耐水性、亲疏水性和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复合浆料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浴加热温度为50℃时除气泡效果较好,流延基底温度为30℃时成膜形态最佳;BG-A/PU复合材料相对纯PU材料断裂面更粗糙,界面作用增强;BG-A添加量为1wt%时,BG-A/PU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3.8MPa,较纯PU材料提高39.1%;BG-A添加量为0.25wt%时,BG-A/PU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0.205 W/(m·K),较纯PU材料提高20.0%;BG-A添加量为0.75wt%时,BG-A/PU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最低,耐水性能最好,同时疏水性达到最优;BG-A添加量为0.5wt%和1wt%时,BG-A/PU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纯PU材料分别提高了8℃和4℃。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BG-B/SBR复合材料,体系中炭黑N220和BG-B共同作为补强填料。首先对BG-B添加量不同时混炼胶的硫化曲线、门尼粘度等进行了研究,然后探究BG-B添加量对硫化胶的断面形貌、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抗湿滑性能和磨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G-B添加量由0增加到1wt%的过程中,混炼胶硫化过程中的最低扭矩、最高扭矩和门尼粘度都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焦烧时间变化不明显,正硫化时间逐渐增加;BG-B/SBR硫化胶相对不加BG-B的硫化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300%定伸应力和硬度都有所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BG-B用量为0.5wt%时,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最高,与未添加BG-B的硫化胶相比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0.3%和14.8%,300%定伸应力提高了43.2%;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BG-B添加量的增加稍有升高,动态损耗因子随BG-B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BG-B添加量为0.5wt%时,硫化胶的抗湿滑性最强,此时硫化胶的导热系数为0.4029 W/(m·K),相对未加BG-B的硫化胶提升30.1%,磨耗体积降低到0.139cm~3,相对未加BG-B的硫化胶减少30.5%。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习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32-01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或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对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更需要文化的熏陶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民用水表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用水计量仪器,与居民家庭中日常用水量息息相关,直接记录着居民的日常用水量。在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时期,合理且节约用水受到整个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据收集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维数据成为统计学界数据分析的一大挑战.变量选择方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高维数据处理方法,能达到降低维数、简化模型的目的.Elast
【摘 要】本文阐述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梳理中央及广西已出台的相关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政策文件,提出职业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所需政策支持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生产性 实训基地 支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50-02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质,是职业院校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
【摘要】本文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的具体做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27-01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追求课堂的优质和高效。因此,在初中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意见》
软件开发课程是现阶段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是为我国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如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