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保障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工程。西藏自治区作为西部贫困的农业省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于1999年首先在林芝地区进行试点,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向全地区推广。2007年1月,西藏自治区确定并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特困农牧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之内。目前,国内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类似西藏这样非常贫困的省份怎样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林芝地区自开展试点以来实施状况如何?实施效果怎样?有无存在问题?如何完善该项制度?对全区推行该项制度有无启示?基于此,本文分为四部分详细介绍。第一部分为绪论,具体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理论综述,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状况,浙江、青海两省实施该项制度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年来的实施状况、实施做法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林芝地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保障对象需求与政府提供之间存在缺口;保障标准过低,仍有部分受助者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实施分类保障以来,有失公平及低保对象隐形收入核定难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现实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林芝地区的农村、农民的现实状况,借鉴浙江省、青海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较好的经验,为我所用,提出健全林芝地区农村低保实施的具体制度构想:合理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分类管理,应保尽保;科学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筹措机制;根据保障对象所需,完善发放形式;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增大保障范围幅度及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按标准核实增减人员等。并针对具体的低保工作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在对林芝农村低保研究的基础上,就西藏全区整体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的实施提出几点启示。
其他文献
包头供电局负荷管理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也是为供电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营销自动化系统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主要阐述内容
介绍了甲醇蒸气转化制氢装置工艺流程,结合工艺特点,设计了甲醇蒸气转化制氢计算机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及实现方法,PSA变压吸附工艺操作工序及PLC逻辑设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后血清CEA和TNF-α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6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CEA和TNF-α含量,术后2个月和6个月分别再检测一次,并以32例正
宪法作为一国最高位上的法律,从其一开始产生就和契约关系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各国,或由于继受,或由于创设,其宪法均多少带有契约性。但由于受“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最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