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视角下农村宅基地纠纷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J县T镇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3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乡村存在着基于宅基地使用权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纠纷问题,这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乡村治理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推进来看,农民的宅基地稳定与农民群体能否集中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也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无论是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实行乡村建设行动,都需要有效地去化解农村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稳定的社会基础。对农村宅基地纠纷的研究,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专门宅基地纠纷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更多集中讨论宅基地纠纷的是媒体新闻报道。另外,有不少研究成果把这一问题涵盖在农村土地政策的研究之中——一般都包含在农村宅基地的政策变迁与农村宅基地流转和宅基地的法律制度的研究过程中。但是,对于农村宅基地纠纷问题的研究并不集中也不深入。当前,宅基地的纠纷在“三权分置”政策与新政策不断出现,出现了不断推进流转与置换的诸多新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宜居乡村建设,就直接指向农村宅基地如何更好更有效更集约化使用问题。这既涉及到个人的有效使用,也关系到村集体整体有效地解决宅基地资源问题。在一些地方,因为村整体规划布局的重新确定,宅基地的纠纷问题就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本文主要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当前农村宅基地纠纷的类型进行了归纳与核心。本研究认为,从主体角度来划分,主要有四种宅基地纠纷类型:家庭成员内部的财产继承型、农民与自治组织之间的使用权转让型、农民与介入农村企业之前的利益冲突型、农民与地方之间的规划冲突型,纠纷的核心是依附在宅基地使用权上的巨大经济利益的竞争。而宅基地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有三种:自治型协商、行政裁决与司法途径。而上访维权一般而言是宅基地纠纷未能得以有效解决,使得矛盾累积所产生的结果,本文不把它视为一种单独的治理方式。在总体考察了不同种纠纷类型及其治理方式之后,本文得出了当前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自治组织权威性与巨大经济利益的冲突、行政裁决方式取证困难与司法途径成本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以“三治融合”为核心,并依据不同类型的纠纷打造不同治理策略,并不断优化现有治理方式,建构现代治理体系,塑造不同治理主体现代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提出要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新型农村社区是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各级政府在农村地区营造的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属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范畴,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单元
Q:海关在国境口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施卫生检疫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以下简称《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二条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照本法规定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是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
期刊
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她们的解放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进入新时代,面对历史任务和远大目标,如何有效解决妇女问题、发挥妇女独特作用,进一步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妇女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科学化、理论化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妇女观,无论对我国妇女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机关报,一直把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在宣传和阐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中职法律课教学活动逐渐引起了广大中职教育学者的关注。中职法律课与中职德育课紧密联系在一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中职学生在专业技能活动中的法治纪律观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线遵纪守法建设者的重任。实践表明,旧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职法律课教学设计已经展现出种种问题,不足以指导当代中职法律课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教育部在2020年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中职法律课新课标的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新时代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领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让全国人民能够在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以及理想信念上紧紧团结起来。列宁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杰出领导者,尤为关注科学意识形态的重要推动与指导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就“为什么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相应的论述,并形成了系
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承担着完成“两个一百年”伟业的重任。当代的大学生想要承担起历史发展的重任,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个人的成长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全文除引言、结语
基层政务服务是基层政府一项特有的职能,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能否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关系到“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顺利实现。推进“一次办好”是山东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地方实践,通过公布权力清单、业务流程再造、互联网技术支撑,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不谋而合,在价值理念、组
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知识交流和科研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源。学术期刊中所刊文献的关键词是作者提炼出的文献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主题内容。分析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领域学术期刊的主题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学科发展的整体态势,探寻科学研究的着力点,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率,引导科研工作者积极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通过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期刊主题分布特征分析大多基于文献引用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员干部特别是新时代年轻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通过勤学苦练扎实的“内功”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是新形势下年轻干部成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年轻干部“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提出明确要求,对“学什么、怎么学”作出明确指示,要求年轻干部“珍惜光阴、不负韶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