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风琴》中的声音与感知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现代派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Stevens,1879-1955)毕生都在探索语言、诗歌对世界以及现代人们生活的意义。在他的第一本诗集《簧风琴》中,诗人运用诗歌语言中的声音以及其特有的韵律特点带给读者以不同的感知,引导人们去思考生活。本文以史蒂文斯的诗学理论为基础,从史蒂文斯诗歌中声音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探究史蒂文斯诗歌中声音的作用。首先,本文指出史蒂文斯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声音意象,包括自然声音意象与人类声音意象,由此说明了诗歌中的声音不仅只是韵律元素或者是意义有限的修辞手法,而且是独特诗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探析了声律模式在该诗集中的运用。即从谐音类音、词与词组的重复以及诗歌主题的音乐性变化这三个角度阐释诗人是如何运用声音韵律来创作诗歌的。最后,阐述了作为感知的声音在诗歌与读者中间所起到的桥梁作用,与此同时,能够向读者传达诗人的观点。这一部分一方面从声音以及旋律自身的变化与运动造成一种动觉来说明语言本身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现实意义。而动觉就是读者在阅读诗歌的同时也随着诗歌声音与其旋律的动静、急缓,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从诗歌声音与绘画色彩的角度,阐释声音与色彩同样都能反映人的意识,说明了诗歌与绘画的共通性。总之,本文是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来研究史蒂文斯的诗歌。通过对史蒂文斯诗集《簧风琴》中诗歌声音的研究,本文既探究了史蒂文斯诗歌声音的独特作用:声音作为诗歌的主要素材,来表现诗人的诗学理论;又详尽阐述了声音表达诗学理论的过程,即声音作为一种感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他文献
分析了当前的Internet安全性问题,阐述了多种网络管理模式的特性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并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分析应用于分布式网络架构的安全性问题,并描述出改善传统
近年来,关于语用模糊现象的研究,已经受到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但是对招聘面试中语用模糊的研究却鲜少涉及。因此,本文将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来研究招聘面试中的
成长小说是指在幼年时期在经历了少年期后的主人公迈向成人世界过程中所经历的内面的矛盾和精神上的成长,以及所反映出的围绕自我世界的个性的作品,也就是说成长小说描述的是未
微软的SQL Server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库,很多电子商务网站、企业内部信息化平台等都是基于SQL Server上的,但是数据库的安全性还没有被人们更系统的安全性等同起来,多数管
本文阐述了网络检索和联机检索的概念,采用对比的方法论述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检索和传统的联机检索之间的异同,并分析了网络检索与联机检索各自的优缺点及两者今后的发展方
凯特·格伦维尔是一位杰出的澳大利亚女性作家,她因《神秘的河流》这本小说而闻名。《神秘的河流》写于2005年,这是一本关于十九世纪早期澳大利亚的历史小说。凯特将澳大利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