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瞻性观察光动力疗法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经放化疗治疗失败或术后复发经放化疗治疗失败的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晚期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6~82岁,中位年龄67岁;按病变部位可分为3组,第1组食管癌9例,第2组贲门癌9例,第3组胃癌3例;其中鳞癌9例,腺癌12例;KPS评分:≥70分13例,<70分8例。光动力治疗前将患者安置到避光的暗室病房中,静脉输入光敏剂photosan,按2mg/kg计算,光敏剂溶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点1小时,48小时后行光动力治疗,术前6小时禁食水,建立静脉通路,术中全程静脉全身麻醉、吸氧2L/min并心电监测、指脉氧监测。电子胃镜观察病灶,距离病灶1cm时导入光纤,根据病灶大小确定所需光导纤维的长度及照射范围,设置不同功率及照射时间,为保证照射范围充分覆盖病灶,发光部需超出肿瘤边缘1-2cm,对于较长病变可分段照射,每段间有1cm的重叠,照射的能量密度选择为200-250J/cm~2,每区段照射15-20min。治疗24小时后,经内镜清除坏死组织,用同样方法进行第2次照射,完成1周期治疗。术后禁食24小时,给予静脉营养、抑酸、止血等对症治疗,观察患者副反应。1周后出院,1个月内嘱患者严格避光,从治疗日开始算起,1个月后进行全面复查,有效者以后每月进行一次内镜检查,详细记录肿瘤变化情况。结果:1本研究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1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3~14个月),随访率100%。21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1个周期的光动力治疗。2近期疗效:总有效率(CR+SR+MR)为85.7%(18/21),显效率(CR+SR)为57.1%,其中食管癌显效率为44.4%(4/9),贲门癌显效率66.7%(6/9),胃癌显效率66.7%(2/3)。3毒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毒副反应较轻微,对治疗耐受性好。急性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治疗后出现的发热(14.3%)、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76.2%)及反酸/烧心(52.1%)等胃肠道反应。4吞咽困难缓解情况:半数以上(57.1%)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缓解,光动力治疗后其吞咽困难评分从3.23±0.83提高到1.77±0.83,(p﹤0.05).无吞咽困难间隔时间92.23±29.3天。5病理分型对治疗的反应: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对光动力治疗均表现出相似的敏感性;6生存影响: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KPS评分≥70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KPS评分<70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根据KPS评分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表明,KPS评分对患者的生存有显著影响(P<0.001)。结论:1.光动力疗法是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毒副反应较小。2.光动力疗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梗阻症状,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3.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肿瘤对光动力疗法均有相似的敏感性。4.光动力疗法可以延长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存期,KPS评分状态对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