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BaCO3-SrCO3-Nb2O5-H2SO4-C6H8O7-H2O原料为反应体系,采用有机凝胶低温热解法制备出单相四方钨青铜结构、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40纳米的Ba0.5Sr0.5Nb2O6粉体。首次以Ba0.5Sr0.5Nb2O6纳米粉体为原料烧结高致密度的Ba0.5Sr0.5Nb2O6陶瓷,大幅度地降低了烧结温度和晶粒尺寸;有机凝胶法制备的纳米Sr0.5Ba0.5Nb2O6粉体进行常规烧结可以得到晶粒尺寸细小均匀、物相纯净的Sr0.5Ba0.5Nb2O6陶瓷。另一个优点则是通过热解得到的纳米Sr0.5Ba0.5Nb2O6粉体本身就是四方相钨青铜结构,在烧结过程不发生固相反应排除了生成其他相的可能。较低的烧结温度还排除了晶粒异常长大的可能。 于溶胶制备过程中掺杂Ce(NO3)3·6H2O,采用凝胶低温热解法制备纳米Ba0.5Sr0.5CexNb2O6+δ(x=0.01、0.02、0.04)粉体,所获得粉体为单相四方钨青铜结构,平均粒径30纳米。首次以Ba0.5Sr0.5CexNb2O6+δ(x=0.01、0.02、0.04)纳米粉体为原料烧结致密度高的Ba0.5Sr0.5CexNb2O6+δ陶瓷,大幅度地降低了烧结温度(300℃)。掺杂铈的陶瓷烧结温度与纯相SBN50相同,且随铈含量的增加烧结温度没有变化,这与固相掺杂CeO2所得结论不同。;在同一掺杂比例下,随温度的升高,介电常数增大,陶瓷致密度越高,介电常数越大。随陶瓷中铈掺杂比例的增加,居里温度下移。4CeS50在1150℃下居里温度下移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