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千百年村落建设演进过程中,乡土材料成为在中国村落营造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材料,除了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是地域性乡村景观的重要物质载体。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我国各地纷纷开发民俗村落旅游资源,发展村落旅游项目,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政府的帮助或者村民自营建的方式改造村落。民俗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在为中国的乡村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在民俗村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对材料的选用出现了盲目的标新立异、忽视地域性、文化表达的缺失、盲目的抄袭城市建设的经验,对现代新型材料的过度依赖等情况,使得民俗村落的整体景观风貌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以乡土材料在关中地区民俗村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地区的民俗村落进行实地的调研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乡土材料的内涵与种类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对关中地区乡土材料的景观应用分析,分析乡土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方式、乡土材料在民俗村公共空间的应用方式等,然后通过对调研村落的实践研究,进行更深一步景观应用探讨得出其应用原则、应用思想等等。最终总结出乡土材料在关中地区民俗村中营造的特点:(1)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材料选择的本地化。(2)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主打民俗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3)对有传统文化价值的材料的回收利用,融入到民俗村建设中。本文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探究,对乡土材料在关中地区民俗村营造的应用的详细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希望找到一条适合当下的乡土材料在民俗村中运用的思路,为关中地区民俗村落景观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