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土地生态处理技术,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以其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以及净化效果良好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其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个净化废水的黑箱系统,其去除污染物的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渗滤介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渗滤池内部氮的形态分析、渗滤介质吸附性能的研究、渗滤介质的性质及外界环境对渗滤介质吸附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去除氨氮的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氨氮的去除机理是:氨氮首先被渗滤介质所吸附,随后在落干期内进行硝化反应。渗滤介质对氨氮的吸附速度非常快,一般可以在30S至1min之内达到吸附平衡,渗滤介质对氨氮吸附效果最佳的位置在表层以下5cm至25cm处,随后吸附效果随渗滤池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渗滤池的深度和过水时间能够满足渗滤介质料对氨氮的完全吸附。渗滤介质对氨氮的吸附符合弗兰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其最大允许进水浓度为38.4mg/l。渗滤介质的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和CEC含量与其所吸附氨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738和0.699。在渗滤池中,随着滤池深度的增加,生物量、有机质含量和CEC的含量都持续减少,其对氨氮的吸附性能也逐渐降低。在pH值为中性、外界环境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渗滤介质对NH3-N具有最佳吸附效果。在渗滤池10-15cm处渗滤介质具有最佳的对环境条件(pH值、温度)缓击能力。
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是一种经济有效且很有实用前景的新技术,它为实现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污水资源化开辟了新的方向。同时,它也为改进现有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增强实用性提供了一些新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