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利用是世界上研究的热点课题,CO2加氢反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O2加氢合成高附加值工业产品被认为是有效途径,因此研究CO2加氢反应的机理对于工业具有指导意义。许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发高活性的催化剂并细致地探寻反应机理。本文介绍了不同结构氧化铟的制备及其应用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此外,对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进行研究,对反应机理也进行探讨。利用溶剂热法以及不同温度的热焙烧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结构的氧化铟,并通过XRD、SEM、TEM等一系列表征得知不同温度热焙烧法对于氧化铟的晶型结构没有影响,均为立方结构,而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的为含有立方与六方两种结构的氧化铟。通过原位红外漫反射CO2在氧化铟上的吸附与脱附得知,溶剂热法与热焙烧法得到的氧化铟均对于CO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而溶剂热法得到的氧化铟CO2容易脱附,热焙烧法得到的氧化铟CO2不易脱附。将各种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铟用于常压下的CO2加氢反应中,溶剂热法得到的氧化铟表现出很高的活性与高温稳定性,热焙烧法得到的氧化铟则活性稍差且在高温情况下急速失活。将溶剂热法得到的氧化铟用于加压下的CO2加氢反应。通过观察1MPa、2MPa、3MPa、4MPa等不同压力下CO2转化率与反应产物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得知压力的增大、温度的升高均有利于CO2的转化。压力的增大有利于生成甲醇,但温度的升高却不一定利于生成甲醇,实验验证310330 ℃时,甲醇收率最高。此外,加压反应产物与常压反应产物几乎相同,主要为CO且产物选择性很高。溶剂热法得到的氧化铟倾向于RWGS路径,而不倾向于生成甲酸盐进而生成甲醇。将热焙烧法得到的氧化铟在常压下CO2加氢反应中进行稳定性评价。通过观察400 ℃、500 ℃、600 ℃、700 ℃等不同温度下360min内CO2转化率得知热焙烧法得到的立方结构氧化铟从500 ℃开始即有活性下降的迹象,当温度升到700 ℃保持一段时间后催化剂完全失活。热焙烧法得到的立方结构In2O3适宜在500 ℃以下温度催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