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雅安郊区西瓜地采集典型发病植株,剪取茎蔓病组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得到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E.F.Smith)Synder etHansen)菌株。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是:光照、PDA和燕麦培养基、25℃~30℃、PH5~8,且供试的营养中以蔗糖为最佳碳源,尿素为最佳氮源;适合产孢子的条件是:光照、查彼和PDA培养基、30℃~35℃、PH5~6,蔗糖为最佳碳源,硝酸钾为最佳氮源;适合分生孢子萌发的条件是:光照、25℃~35℃、PH5~8。温度,光照和PH是影响病菌生长和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故选3因素、3水平的L9(33)来安排正交实验。试验结果表明:30℃、PH5、交替光的条件组合为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条件。同时病菌对供试药剂敏感性实验表明:烯唑醇对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4.7976ug.ml-1,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及多菌灵次之,EC50分别为81.444lug.ml-1、82.487ug.ml-1、152.852ug.ml-1,714.5950ug.ml-1的三唑酮对病菌的毒力较差。从雅安郊区不同生态土壤中分离得到41株木霉,并以这41株木霉作为生防菌株筛选的出发菌株。通过对41个木霉菌株的生长速度、对峙培养、非挥发性代谢产物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测定,筛选出T1、T3、T4、T24四个具有较强生防潜能的木霉菌株,经鉴定T1、T4为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T3、T24为黄绿木霉Trichodermaaureoviride。用筛选出的生防活性好的木霉菌株T1、T3、T4、T24之麦麸砂土培养物做进一步的室内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T1、T3的防病效果显著,防效依次为64.60%、74.95%,明显高于多菌灵的58.50%的防效,较好地控制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生。然而菌株T4的防效低于多菌灵,仅为50.25%,但T4处理的病指仍大大低于对照的68.58%。有意义的是,当T4与土壤杀菌剂联合应用时(T4+PCNB),其防效为56.00%,与多菌灵相当。木霉与杀菌剂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杀菌剂的使用量。
其他文献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原产于南美洲,目前分布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农牧渔业、居民健康和水上运输等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从
[目的/意义]准确地把握学者的领域研究主题,对学者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探测,是开展学者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方法/过程]采用作者主题模型算法,对作者研究内容的主题
外来杂草的入侵对当地的植物及土壤生物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外来植物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后能够快速地生长与蔓延,进一步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假苍耳是80年代进入中国
[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现有的在线健康信息行为实验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为后续相关实验研究提供设计思路与应用建议,促进在线健康信息行为领域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内容的丰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半翅目:蚧总科:绵蚧科),是一种聚集在枝芽处刺吸汁液取食的植食性昆虫,当虫口密度过大时往往会造成枝芽枯死。由于草履蚧体表分泌蜡质形
茶产业是中国农业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山东作为一个新茶区,基础性研究资料相对南方茶区匮乏,为此本文通过在山东茶叶主产区泰安和日照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茶园,共设7个调查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已经在生物探针、生物标记、细胞成像、疾病检测等领域广泛应用;相对于其应用,量子点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还非常少。本论文利用荧光光
学位
[目的/意义]基于对兰德公司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实践概况进行考察分析,探讨社会网络视角下智库的定量研究方法,为我国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服务决策咨询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
[目的/意义]数据分析在情报工作中至关重要,数描客体作为一种融合多种优势于一体的信息技术,为数据分析应用场景的开拓提供了新方法.对数描客体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将
[目的/意义]成员馆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效能发挥至关重要,客观呈现共享网络的实际运行状况、动态揭示共享网络中参与成员的共享行为是优化共建共享系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