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测度的电能质量评估与扰动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y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能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电气化技术的发展,电网中投入大量的敏感型设备和非线性负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负荷类型的复杂性,并严重影响了供用电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大对电能质量问题的研究,这将为治理和改善电能质量提供辅助性的参考,也有助于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目前针对电能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监测、评估和控制这四个方面。本文主要在信息测度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了电能质量评估问题,建立了基于信息测度的电能质量评估以及扰动信号识别模型,主要内容如下:  针对电能质量评估问题,在分析现有电能质量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权重确定法,即利用已有的主客观权赋权法分别得到四组不同的权重值,然后利用相对熵测度理论以及最小K-L测度原理对这四组权重进行组合求得综合权重值。再结合综合权重,根据改进的TOPSIS理想解法计算得到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等级,从而完成对电能质量的定量与定性评估。并结合实例,讨论了相对熵组合权重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针对电能质量扰动识别问题,本文结合小波变换和熵理论的方法绘制了几种不同扰动信号在不同分解尺度下的小波能谱熵和小波熵权分布曲线,通过观察曲线来区分不同的扰动信号。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扰动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针对不同复杂度的谐波信号,通过计算它们的小波奇异熵值,根据其大小来区分不同的谐波信号,验证该值随信号复杂度改变的特性,说明了小波奇异熵值用在不同谐波信号识别中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需要有效支持多用户接入和高速数据通信。对抗高速数据通信中的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是物理层技术研究的重点和关键。以正交频分复用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结合
期刊
随着信息和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由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发展起来的云计算,无疑是当今IT领域研究的热点。Hadoop是一个重量级的分布式处理开源框架,它在对大数据存
细胞神经网络(Cellular Neural Network,CNN)是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和细胞自动机提出的一种面向VLSI实现的反馈型神经网络,其规则的局部连接结构十分适合于解决信号处理问题
摘要:本文介绍了IU-CS接口IP化组网中各项指标的对比,验证了IU-CS接口IP化组网符合通信网相关指标要求,可为现网IU-CS接口IP化组网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IU-CS接口 IP化 指标对比  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中核心网IP化组网日益普及,IU-CS接口的IP化也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IU-CS接口ATM承载及IP承载组网下各项关键指标的对比,为今后IU-CS接口的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化步入了日常生活之中,特别是数字化的视觉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图像及目标的运动在视觉技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像分析
无线个人网(WPAN)被定位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可以使用的通信协议有多种,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IEEE标准委员会的802.15.4工作组制定的IEEE 802.15.4协议便是无线个人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具有抗多径衰落能力强、频谱效率高、可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基带实现和简单的频域均衡等优点,因而己成为高速
为了适应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3GPP组织提出了3G的长期演进标准(LTE)。上行分组接入(UPA)子系统是LTE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上行分组调度算法的优劣对LTE UPA系统的性能起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