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少年形象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是先锋派的中坚之一。从他20年的创作中,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他总在构建两个对立的世界,他初期的两篇著名的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和《四月三日事件》,更是有意把故事时间界定在十八岁,把少年与成人的分水岭明确指出来,这种少年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对立直到后来的《兄弟》也没有改变。在他的作品里,他是用童稚的心来描写少年世界的,而让读者用成人的心来解读,在其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仿佛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不交融的。 本文试图从这个现象入手来探索余华创作的真实意图。文章首先分析了余华笔下少年形象的特征。如果把少年形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可以看到他们共同具有的孱弱、懵懂、孤独、叛逆的性格特征。具有这样性格的少年形象给读者带来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在现实中他们是暴力的承受者,是苦难的见证者,他们的遭遇和经历与强势的成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第三章分析了作者之所以这样塑造少年形象的原因,认为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使作者具有亲情缺失的情结,这种情结也影响了作者对现实的看法,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作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性恶的方面,于是他抱着后人道主义的态度,用细腻敏感的笔触来拷问人性的真实,创造性的吸收了如川端康成、卡夫卡、罗伯-格里耶等大师的笔法,形成了自己追求内心真实的个人风格。 第四章阐述余华这样的写作风格是带有政治寓言色彩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很多作为寓言的文体特征,如语言的不确定性、仪式化的场景、反讽的笔法、循环的叙述方式,他就是在运用寓言文体与读者进行交流。他认为人性中狭隘自私的本能欲望,是造成人世间灾难的原因。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埋藏在平静叙述下的对理性回归的呼喊,可惜这些呼喊仍在旷野中没有任何的回应。 余华小说是一个关于社会的寓言,这个寓言由人的死亡、欲望、命运和出路的探求组成,他的寓意隐藏在他对社会成规的颠覆中,他大胆地对社会常理进行破坏,向读者揭露他认识到的人类固有的真实面目,通过刻意的暴力描写,把人类深埋在人生世像之下的丑陋本性暴露给世人,呼唤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期盼着人性的复归。
其他文献
<正>拉萨火车站位于拉萨市南部的柳吾新区,与市区隔河相望,站房周围是连绵的山脉,场地宽阔而平坦。它既是西藏面向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青藏铁路的标识性工程。设计力求与自然
期刊
生产数据通常存在不完整性和不准确性,完整而准确的数据能为调度决策、成本管理提供关键信息。流程模拟仿真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数学建模、流程系
对设计管理的研究必然回归到实践的层面上,本论题的提出旨在从设计管理的视角看传统老字号,为其“转型”的思维与方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本文选取两个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传统
电磁感应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介质与负折射率介质(Negative index media,NIM)是当前光学与材料领域中两种热门新型人工电磁介质.本文利用经
影像创作所涉及的空间概念是复杂的,自从屏幕内的视觉空间从屏幕本身脱离的那一天,影像视觉空间的概念就应该被重新定义和思考。这涉及到对传统做法的再次挖掘和对当代影像创作
分析了丙烯酸酯的反应特点 ,介绍了以丙烯酸酯主要原料的几种胶粘剂的组分及其应用 ,讲述了当今国内外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趋势和研究进展
屋顶是决定建筑轮廓的重要部分,对建筑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为改变大量建造平屋顶所带来的建筑形式的单调感,出现了坡屋顶的复兴。先后建成了一些新型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引擎和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可以展现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八年之全貌。本文意在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梳理,分析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秘书人才。高素质的秘书,一方面要求秘书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较广的社会阅历;另一方面,秘书人员还应具有
阐述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涵义,分析高职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提出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