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聚合法成膜过程观测及分离CO2复合膜制备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bsh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界面聚合法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化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制备,在制备气体分离膜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界面聚合成膜过程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同时,界面聚合分离气体复合膜的“制备—结构—性能”关系尚不明晰。基于此,本文分别以N-甲基二乙醇胺(MEDA)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水相和有机相单体,开发了两种可视化技术对界面聚合成膜过程进行研究,同时还探明了界面聚合分离气体复合膜的“制备—结构—性能”关系。采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OCA)对界面聚合过程中水相悬滴浸入有机相中的形貌以及所形成的膜的形貌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观察水相悬滴浸入有机相中的形貌变化,证实界面聚合膜朝有机相生长。其次,研究了多种聚合条件对界面聚合过程中膜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界面聚合膜上通常会出现“胞状”结构。膜上的“胞状”结构的产生归因于所形成的具有巨大表面能的初生膜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最后,实验验证了界面聚合过程中形成的膜表面“胞状”结构最终会形成粗糙的复合膜表面。采用光学显微镜对界面聚合过程中膜形貌进行可视化研究。首先对界面聚合过程中两相单体的扩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相单体的扩散都导致水相-有机相界面处界面不稳定性的产生。其次,研究发现界面聚合膜形貌为典型的多尺度形貌,膜表面较小尺度的“胞状”结构均匀分布在较大尺度的凹凸不平的结构上。界面聚合膜表面较小尺度的“胞状”结构的产生归因于所形成的具有巨大表面能的初生膜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而反映了水相-有机相界面处波动的膜表面较大尺度的凹凸不平归因于聚合过程中界面处存在的水相单体浓度梯度所引起的界面不稳定性。在涂敷一层硅橡胶(PDMS)涂层的聚砜(PS)超滤膜上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用于CO2/N2分离。利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复合膜分离层的结构参数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膜的“制备—结构—性能”关系。结果表明,同时具有高CO2渗透速率和高CO2/N2分离因子的复合膜具有较薄的分离层厚度、较高的分离层交联度和较低的分离层结晶度。上述高性能气体分离膜可以按照以下两条原则制得:①增加水相单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扩散性而降低水相单体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②适当降低有机相单体浓度同时适当增加水相单体浓度。以上结论对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可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无纸化、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对银行柜面业务凭证产生了重大影响。商业银行现行柜面业务凭证普遍存在种类繁多、通用性不足、客户填写繁琐等问
本文主要介绍生产装置中的高压氮气压缩机在投用过程中的步骤和具体操作方法,并针对整个过程给出总结,主要包括对压缩机空载试运、各部位单机调试、压缩机加载试运三大方面进
在以培养高中生逻辑思维为能力取向的教学设计中应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找出具体学习任务中各SOLO层级对应的学习特征,并将其应用于教学流程设计及学生课堂反馈的评价中,可逐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学科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众多高等院校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全英文版国外教材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从教学内容、体系安排、理论阐述特色及与工
从蔷薇属植物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重要观赏和经济价值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定位(花、植株和抗性相关性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剧增,而化石燃料存储日益枯竭,且其利用和转化过程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绿色转化过程,将
目的探讨海尔福对铅所致的雄性小鼠生殖腺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取健康昆明雄性小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铅组、治疗组3个实验组,进行醋酸铅染毒亚慢性毒性实验,治疗组用海尔福
两则与“618”有关的京东视频红遍圈内外,它们出自同一创意公司之手。探求它们“爆红”的秘密,我们走进了180China。2017年的618年中大促活动似乎已渐行渐远,近些年来这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