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纳厂铁铜矿东方红矿段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也在与日俱增。当矿石被采出,采矿活动破坏了原有的地应力平衡,使采空区周围的应力重新分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重分布后的应力超过了围岩所能承受的极限,采空区就会发生冒落甚至坍塌,对于矿山安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本文以武定县迤纳厂铁铜矿东方红矿段采空区为研究对象,该矿山由于开采年限长,开采所形成的采空区至今尚未得到有效治理,采空区的存在对于矿山来说始终是一个安全隐患,因此亟需对采空区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案,为矿山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本文针对迤纳厂铁铜矿东方红矿段采空区现状,对该矿段的采空区稳定性展开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通过对采空区的实地调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该矿段遗留下的采空区存在年限长,采空区整体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是采空区的下部仍有采矿活动,采空区的稳定性会受到干扰。(2)通过博弈论-云模型采空区稳定性判别模型、尖点突变理论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探讨,最终通过博弈论-云模型采空区稳定性判别模型分析得到矿段内的5个采空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通尖点突变理论计算得到采空区顶板-矿柱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说明采空区处于安全状态。(3)根据采空区的空间赋存状态,运用MIDAS建立采空区数值模拟分析模型,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运算,对矿体开挖后采空区的应力场、位移场以及地表沉降展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矿石被采出后采空区仍处于稳定状态,地表沉降不明显,对地表危害较小。(4)结合判别模型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三者的结果,分析表明,当矿体被采出后,采空区地表的最大沉降约为6毫米,对地表影响较小,采空区处于稳定的状态。但采空区暴露时间长存在冒落的风险,本文对采空区可能发生的冒落危害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采用崩落围岩处理空区、已有矿柱支撑空区和隔离封闭采空区三种方法综合治理的方式,为矿山提出了一个经济有效的采空区治理方案。
其他文献
锡矿化与花岗岩的研究已有历史,尤其对华南地区花岗岩与锡等金属矿化的关系研究甚为深入。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的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潜力巨大,同时也是研究花岗岩与锡等金属元素成因关系的典型区域。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黄冈-甘珠尔庙成矿带南部的安乐矿床是一个中型规模的热液脉型锡多金属矿床。已知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板岩破碎带中,其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元素为一套
海相砂岩型铜矿床是指产于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层状铜矿床,铜资源规模大,经济价值高,东川铜矿带因民铜矿床和加丹加成矿带Luiswishi铜钴矿床均为该类型铜矿床,发育稳定的层控铜矿体,本文通过对比两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发现两者均具有多层位成矿特征,主要赋存于砂质白云岩、碳质板岩和碳质白云质页岩中。铜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发育
为了降低燃料消耗,优化高炉效能,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都采用高炉喷煤工艺进行炼铁,该工艺不仅可以降低高炉炼铁成本,还可以减轻在炼铁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烟煤和无烟煤作为最主要的煤粉被应用于高炉喷煤中,随着无烟煤资源的匮乏,其价格不断在上升,因此亟需寻求一种的新的燃料来替代无烟煤。兰炭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燃烧材料,由低阶煤块烧制而成,具有固定碳高、化学活性高和价格低等优点,燃烧后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很小,而
海绵铜的常见处理方式流程长,工艺过程复杂,成本较高,需经过多次除杂处理才能得到合格的产品。废杂铜直接电解作为一种无熔炼工序的清洁生产工艺,可以直接生产高品质的阴极铜,具有流程少、能耗低、成本低、工艺成熟的优势。本论文以从海绵铜中回收金属铜为目的,参照废杂铜直接电解工艺,提出将海绵铜冷压成块再进行直接电解回收铜的处理工艺,该工艺流程可以实现金属铜的高效回收,缩减了火法回收铸造和湿法浸出环节的诸多处理
冶金工艺中,熔池内为了强化换热及维持温度,常常需要直接通入燃料与空气,而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气泡在金属熔体间的流动会直接影响冶金过程的反应速率。其中高温烟气气泡的燃烧、膨胀、破碎、运动等过程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了传热传质、动量传递等,还包括两相流动现象。而目前有关熔池熔炼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在冷态条件下进行的,有关浸没燃烧后高温烟气气泡的流动,形变以及传热等未见报道。所以本文以熔池熔炼为背景,对直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携带了大量的地球深部信息,亦为诸多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其演化特征常被用于反演大陆地壳成熟度,这些重要性质使其成为地学研究中重要的对象。滇东南老君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锡-锌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地质作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分布于其中的南秧田大型钨矿床和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便是是与老君山花岗岩体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代表性矿床。本文选取老君山地区都龙、南捞、南温河
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保山地块北部,是“三江”特提斯域南段已知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重要科研意义。本文以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为基础,从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入手对该矿床进行了研究。查明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及演化过程,揭示了矿质运移方式与沉淀机制,进一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本次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详细的野外及岩相
低密度高强度钢具有低密度、耐腐蚀、高强韧性等良好的综合性能,该类型钢在汽车、军工、建筑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在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不同类型的低密度钢中,Fe-Mn-Al-C系低密度钢因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良好的塑韧性备受研究者们青睐。在Fe-Mn-Al-C低密度钢中加入Ni后,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B2相,具有优异的加工硬化行为,这源于非共格B2相的不可剪切特性。而目前针
凉水沟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东部,为黔西北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铅锌矿床。本文以凉水沟铅锌矿床及区内的辉绿岩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辉绿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其成岩年代及成岩构造背景;在描述凉水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硫化物电子探针测试,探讨矿床成因及成矿温度。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凉水沟铅锌矿床位于NW向江子山-猫猫厂褶断带与NE向猫猫厂-耗子硐褶断带的复合部位。其地表出露
湘南宜章县长城岭矿区地处钦杭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叠合部位,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铷矿。矿区铷资源赋存于沿NE向、NW向和SN向断裂构造侵入的花岗斑岩中。论文通过对风吹罗带花岗斑岩进行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开展岩相学、矿物学、岩石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主要造岩矿物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等工作,总结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稀有金属含矿性、赋铷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该矿床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