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雪青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雪青梨采后生理变化的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包装、1-MCP不同浓度处理对雪青梨贮藏效果以及生理变化规律的影响,确定了雪青梨的贮藏保鲜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常温(20±1)℃和低温(0±0.5)℃贮藏条件下,通过研究雪青梨采后品质和生理指标,得出了雪青梨衰老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CAT、PPO活性和H2O2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Vc含量则逐渐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雪青梨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与常温条件相比,低温贮藏抑制了雪青梨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使果实衰老过程减慢,贮藏期能够达到180 d,低温贮藏能够达到很好的保鲜效果。2.包装处理能维持雪青梨较高的CAT活性,有效抑制呼吸强度的升高和MDA含量的积累,使PPO活性处于较低水平;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过程,降低了失重率,并且与对照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CO2高传导保鲜膜在以上指标中均优于PE保鲜膜。本试验条件下,CO2高传导保鲜膜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3.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经浓度为0.5μL/L、1.0μL/L、1.5μL/L 1-MCP处理的雪青梨推迟了呼吸高峰的出现,贮藏至120 d时达到呼吸高峰,有效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1-MCP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损失,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并抑制了CAT活性的下降以及PPO活性的上升,减少了MDA含量的增加。1.0μL/L1-MCP处理雪青梨贮藏结束时,果实硬度和Vc含量分别为8.54 kg/cm2和5.46 mg/100g,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本试验条件下,1.0μL/L 1-MCP处理雪青梨贮藏效果最佳。4.本文研究得到雪青梨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要点为:雪青梨采收后应及时运输并用浓度为1.0μL/L 1-MCP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熏蒸,后在0℃下预冷,经分级,剔除机械伤、病虫害等不合格果实后采用CO2高传导保鲜膜包装;在温度为(0±0.5)℃和环境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贮藏。雪青梨在该条件下贮藏180 d,果实腐烂率仅为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