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杨Populus nigra L.萎蔫叶片诱蛾机理分析与棉玲虫成虫引诱剂配方筛选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对黑杨枝把诱蛾多年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分析了杨树枝把的诱蛾机理,从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成分中进行了诱蛾配方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体吸附法对不同季节的黑杨萎蔫叶片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2)测定了棉铃虫处女雌蛾、处女雄蛾、交配雌蛾对黑杨萎蔫叶片部分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3)用自制的单刺激源分节式嗅觉仪测定了棉铃虫对黑杨叶片挥发性物质的选择性.(4)通过人大田试验证实绿叶气味本身没有任何引诱活性而且配方成分并不增效,起作用的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这些有效成分来源于愈伤组织细胞壁形成层中木质素含有的糖苷化合物水解,这些成分在植物界普遍存在而且没有特异性.(5)通过连续观察棉铃虫对杨树枝把的反应,发现要树枝把诱蛾时间并不仅局限于黎明时分,其机理主要是引诱蛾类取食,该现象是化学物质诱导而非简单负趋光性的隐藏作用.(6)提出了昆虫对植物定向的分级信号识别过程,矫正了化学指纹图的说法,指出夜蛾类行为调控剂发展方向应尽可能将夜蛾科的蜜源寄主气味用在其产卵寄主田.
其他文献
本文对武陵山区赤螨科Erythraeidae进行了分类研究。文中综述了中国以及武陵山区该科的分类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赤螨科的分类特征。  赤螨科现阶段全球已知59属83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我国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因对化学农药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九十年代初曾在我国北方棉区大爆发。1996年转Bt基因棉开始商品化种植以来,因其农
期刊
由于氟原子所具有的独特的模拟效应、电子效应、阻碍效应、渗透效应,选择性地在化合物中引入氟原子后可使化合物的活性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含氮杂环农药由于具有选择性好、活
玉米矮花叶病(MDM)是影响世界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用传统的方法防治该病效果不明显.前人利用转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等多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取得了一定
高校网络舆情的管控尚处于探索阶段,机制未完善,多通过较为空泛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网上言论进行约束。在提出管控方案时,多侧重政治效果,突出行政部门的教化功能。针对舆情的
媒介文化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把媒介文化视为一种环境。在区域社会生活中,特定的媒介文化生态,影响人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体验,建构着特定的地域文化面貌。区域间媒介文化的形态
21世纪, 中国人民对蔬菜食品需求已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过渡,加入WTO后出口需求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农药污染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植物病理学的许多研
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200期的直播确实不易。首先得和记者们商量一下题目。有了题目,我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并进行深入地理论探索。直播之前,我要写出4000多字的直播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