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除了精确意义还有模糊含义。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模糊性是客观语言的基本特征,而模糊语言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它是运用模糊集合理论作为基本工具来分析和研究自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主要论点在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20世纪中外语言学家开展了许多关于模糊理论的研究,如美国的查德教授,中国的语言学家伍铁平。但是,如何利用模糊学理论指导语言教学这方面研究并不多见和具体,尤其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育。此外,实践和技能在高职院校很必要,因此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非常迫切。并且高职学生普遍听力和阅读能力较弱。本文揭示模糊理论的优点,目的证明模糊理论对高职听力和阅读教学有影响。由于采用模糊理论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并不熟悉。首先谈论当前的教学现状,接着引入模糊理论的话题是必要的。因此,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研究问题1:你认为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如何?研究问题2:模糊理论对高职院校听力和阅读教学有没有影响?本论文采取调查,访谈和实验的方式。2013年10月对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三个专业不同年级的1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列出学生对目前教学现状与问题的看法。调查之后的一周,论文作者对在班级表现好的愿意合作的十名学生进行访谈,学生谈论对未来教学方面的建议。之后论文作者介绍了模糊性这个话题,举例让学生比较准确性与模糊性并谈论对模糊性的一点看法。两周后即10月末对60名两个班级的大一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来检测在模糊理论指导下的多种英语教学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试验包括前测与后测,共持续三个月时间。前测包括前测1(一次听力测试)与前测2(一次阅读测试),后测包括后测1与后测2,同样也包括一次听力测试与一次阅读测试。研究发现一班作为实验班与二班控制班在前测中无明显差距。但是在一班试验班经过接受模糊理论的实验教学阶段后,一班在后测中较之前测有显著进步。而没有接受实验处理的二班在后测中没有较大的提高听力与阅读能力。基于实验基础上得出结论:模糊理论对高职院校听力与阅读教学有影响。本文目的是希望充分重视模糊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并建议采取模糊理论为高职院校听力与阅读教学服务。本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模糊语言学理论,而且同时对英语教学也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