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伤害作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受伤、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95万名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死于伤害。在中国,外来民工群体是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子女的伤害发生情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大陆地区移民人口家庭儿童总数达到3 581万。国内外研究显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伤害频次高于本地学校学生,其伤害问题严峻。为此本研究在宜兴市,对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进行伤害及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横断面、病例对照以及队列研究,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的伤害现状和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多项预防策略和措施,丰富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内容,为预防和减少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1、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基本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看护人情况、学生是否有行为问题、母亲孕期情绪等,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现状,研究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2、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3、对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进行一年随访,进一步探讨与伤害相关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1、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宜兴市一所本地学校、两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1-5年级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与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配合,与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做好交涉,采取家长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Rutter行为量表、家庭基本情况、主要看护人情况、主要看护人对学生的教育情况及养育类型、过去一年该学生受伤害情况。2、病例对照研究:以本次基线调查中民工子弟学校中发生伤害的学生作为病例,随机选择在本次调查中与病例相同性别、相同年级,在调查前一年内未发生过伤害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作为对照,按照1:1病例组和对照组匹配的方法进行研究。3、队列研究:在民工子弟学校和本地学校学生伤害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将民工子弟学校的1 038名学生列为暴露组队列,本地学校的1 403名学生列为非暴露组队列。进行为期一年的6次随访,观察一年内民工学校和本地学校所有随访学生的伤害发生情况,随访内容包括该学生过去两个月内受伤害次数、伤害发生原因、是否故意、伤害性质、伤害部位、伤害累及系统、伤害严重程度、伤害结局。研究结果:1、横断面研究:此次调查选取了2 513名学生,经整合后获得有效问卷2 441份,问卷有效率为97.13%。民工子弟学校调查对象过去一年内(2016年3月-2017年3月)伤害发生率为19.94%,高于本地学校调查对象15.54%的伤害发生率。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可能与年级、上下学接送情况、学生主要看护人、主要看护人健康状况、学生考试前看护人态度、是否有行为问题、0-3岁时长期寄养、母亲孕期情绪愉快、母亲孕期情绪抑郁、母亲孕期情绪恐惧或焦虑有关。2、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上下学接送情况、学生主要看护人、主要看护人健康状况、学生是否有行为问题、母亲孕期情绪愉快、母亲孕期情绪抑郁、母亲孕期情绪恐惧或焦虑共7个变量为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母亲孕期情绪抑郁(OR=4.141,95%CI:1.312-13.069)、看护人文化程度、看护人为中间型性格(OR=2.278,95%CI:1.224-4.241)、看护人为外向型性格(OR=2.497,95%CI:1.254-4.972)等因素为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发生伤害的主要危险因素。3、队列研究:民工子弟学校1 038名调查对象中有217人发生伤害,共计385人次,伤害发生率为37.09%;本地学校1 403名调查对象中有263人发生伤害,共计465人次,伤害发生率为33.14%。经非参数检验中的两独立样本检验,民工子弟学校与本地学校学生伤害发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伤害发生的地点主要为家中(43.73%),伤害发生时学生活动主要是休闲活动(29.31%)和步行(18.97%),非故意(意外事故)(66.18%)为主要伤害发生意图,伤害发生性质主要是为挫伤/擦伤(29.37%),伤害发生部位主要为下肢(27.88%)、上肢(22.31%)、头部(16.73%),伤害发生的累及系统以运动系统为主(25.42%),轻度伤害是伤害发生严重程度的主要选项(82.28%),伤害发生结局主要是处理后离院(52.29%)。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级、上下学接送情况、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主要看护人健康状况、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教育方式、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学习辅导情况、儿童是否有行为问题、孕期母亲情绪愉快等因素在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有行为问题(OR=2.927,95%CI:1.697-5.048)是1次伤害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当伤害结局变量伤害次数为2时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没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P>0.05);不接送步行上下学(OR=3.508,95%CI:1.663-7.402)、校车接送(OR=2.398,95%CI:1.186-4.846)、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OR=2.830,95%CI:1.068-7.499)、母亲孕期愉快(OR=2.105,95%CI:1.053-4.205)为3次及以上伤害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研究结论:1、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伤害发生率较高,是威胁其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2、病例对照研究中,母亲孕期情绪抑郁、主要看护人文化程度、主要看护人为中间型性格、主要看护人为外向型性格是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的高危因素。3、队列研究中,儿童有行为问题、不接送步行上下学、校车接送、主要看护人对该儿童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母亲孕期不愉快为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