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的金字塔——山姆·谢泼德“家庭三部曲”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姆·谢泼德是美国现当代先锋派戏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爱德华·阿尔比、大卫·马梅特齐名。尽管谢泼德早期的作品情节支离破碎难以归类,但后期则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在谢泼德的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涉及家庭主题,其中以《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和《真正的西部》最有影响力,被总称为“家庭三部曲”。在这三部作品中,谢泼德淋漓尽致的通过对“家庭”的微观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整体风貌。作为社会中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家庭是谢泼德笔下的重点,而且一旦家庭开始陷入绝望的深渊,那么整个社会也将难逃衰败的厄运。因此疏远的人际关系、孤独的情感和“失根”的危机贯穿着谢氏戏剧的发展主线。尽管在谢泼德之前,已有阿瑟·米勒、尤金·奥尼尔等杰出剧作家在“家庭”主题上写出了诸多不巧名篇,但山姆·谢泼德的家庭剧具有“管中窥豹”的典型折射效应,其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度以及与作者自身经历的重合度,都使得这些作品别有一番看点。   本文旨在分析谢泼德笔下的家庭三部曲。在研究视角上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托,从作者生平、家庭剧创作的成熟过程以及剧中特有的家庭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三部曲是如何使人们心中固有的“家庭信念”一步步走向消亡的。文章总体由三部分构成:绪论、主体和结尾。绪论对山姆·谢泼德的戏剧艺术成就做了简要评价,借对其作品的时代划分指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详细交代了谢泼德创作家庭剧的时代背景,昭示浮华表面下隐藏的动荡与不安。第二章分析了谢泼德童年时期的漂泊经历和早期的家庭剧创作,指出其为后期作品中浓郁自传色彩以及创作技巧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集中阐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家庭三部曲中的具体表现,将五种需求层次按金字塔式一一呈现,以从底座到顶层的顺序具体说明金字塔结构的动摇和最终坍塌的过程。第四章则说明其家庭三部曲在美国戏剧中的里程碑地位。结尾部分重申主旨,指出谢泼德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剧中人虚无缥缈“追求”的再现,让家庭剧中的人物举起“代表性”的招牌,迸一步体现了其作品对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折射作用,完成了其孜孜以求的戏剧效果。
其他文献
处在21世纪转折点上的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以大量的优秀作品意识敏锐、姿态鲜明地记录了女性诗人的创作成就和她们所走过的思想路程,特别是女诗人性别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同时,也展示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于1923年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和语境密不可分,语言的理解依赖于它产生的环境。语境确实是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尤其是对语言的深层含义的理
英语口语的教学与测试在实践中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很多学校与教师基于这个原因都不愿意投入精力与时间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实施口语
为了鉴定严重危害虾蟹养殖池塘轮叶黑藻的“钻心虫”种类,根据该虫的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种属鉴定分析.“钻心虫”呈浅绿色,体形细长,体长3~5 mm,体节间长
本文旨在从后殖民角度分析奈保尔的代表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发现主人公对房子的追寻源于对于家园的渴望。家园是身体和心灵栖息之所,为人类提供基本的需要,因此是所有人的
为研究3月龄唇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眼径(x5)、眼后头长(x6)、头高(x7)、体高(x8)和尾
目前,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策划意识越来越成为电视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新闻策划不是孤立地对新闻报道活动的某一环节进行运筹、谋划,它贯穿于新闻报道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重视新闻报道的预先策划,是新闻策划的突出特点。新闻策划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新闻策划既不能为制造轰动效应,以想象代替事实,杜撰不存在的假新闻,也不能为了达到自己所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