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对克氏原螯虾的感染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也称为细角滨对虾浓核病毒(Penaeus stylirostris densovirus,PstDNV)或十足类浓核病毒(Decapod penstyldensovirus 1,PstDV1)。IHHNV宿主较为广泛,可感染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等重要水产养殖物种,给世界范围的对虾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The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规定的须向其申报的甲壳动物重要病原。IHHNV于1981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太平洋地区,2001年在我国首次报道,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严重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的主要病毒之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名小龙虾,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水产养殖物种之一。可感染克氏原螯虾的病原较多,其中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早在2004年就已获得证实,但有关IHHNV感染克氏原螯虾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发现并首次报道了IHHNV可感染克氏原螯虾,证明了IHHNV的淡水传播可能;基于SYBR Green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分析比较了IHHNV在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器官内的浓度差异;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克氏原螯虾感染IHHNV前后的转录组,分析了克氏原螯虾感染IHHNV前后的差异蛋白和差异基因。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克氏原螯虾在在自然和实验条件下均会被IHHNV感染。通过普通PCR检测野生样品发现,9只野生克氏原螯虾样品中有3只呈IHHNV阳性。在攻毒实验中,普通PCR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组的20只克氏原螯虾全部为IHHNV阳性,且死亡率高达95%,远高于对照组;将克氏原螯虾鳃制成组织切片后显微观察发现,IHHNV阳性样品较IHHNV阴性样品能明显观察到异常肿大的细胞核。2.基于荧光染料SYBR Green建立了一种特异性检测IHHN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IHHNV195F(5’GGGAGTTACCTTTGCTGC3’)和IHHNV195R(5’GGTCCGTCTACTGCGTCT 3’,GenBank:KM485613.1),可扩增产生195 bp的DNA片段。经检测发现该引物对IHHNV有高度特异性,不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like virus,HP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nfectious myonecrosis virus,IMNV)、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黄头病毒(Yellow-head virus,YHV)以及健康虾DNA出现交叉反应。本方法最低可检测1拷贝IHHNV质粒,可达到探针法荧光定量PCR的高灵敏度,同时具有染料法便捷、价廉的优点。3.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攻毒实验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器官(鳃、肝胰脏、血淋巴以及肌肉)受IHHNV感染情况,发现鳃是IHHNV敏感器官。4.通过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分析比较受IHHNV感染克氏原螯虾与健康克氏原螯虾间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比较后得到了237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了12条显著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大量差异表达基因与克氏原螯虾摄食及代谢有关,免疫相关基因主要与重要的先天免疫手段--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英汉实践报告,翻译文本选自《剑桥学生英语语法》中的第四章。作为一本描写性语法教科书,其语言风格以及实际例子贴近生活以及事实,其中所讲述的语法规则也清晰易
目的:前循环大血管严重狭窄/闭塞造成的脑血管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本研究主要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未接受再灌注治疗
随着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列车速度的大幅度提升,如何确保行车安全成为国内外重大检测研究课题。轮对是列车最重要的受力部件之一,轮对直径磨耗超限、踏面擦伤和剥离是最常见的轮对故障,需对这些轮对故障进行精确、定时、高效的检测。目前国内外对列车车轮故障参数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动态检测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传统的静态检测受检测人员的影响较大,效率低、检测结果不便存档,且接触式的检测
目的: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很多老年性疾病逐渐被我们关注和重视,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就是其中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轻微损伤就能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因此这类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骨折后骨愈合过程缓慢,并且也容易引发相邻椎体的骨折,这样就形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一个陈旧性骨折伴随相邻的一个新鲜骨折,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卧床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经皮椎体成形术,那么手术相对于保守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二级创伤(STS)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评估MoodGYM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护理人员STS的疗效,为促进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医务人员1423例,采用职业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依赖着对各种电子产品和能源的利用,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是本世纪科学领域问题中的一大挑战。超级电容器(SCs)作为一种含有巨大潜力
近年来,随着无线中继网络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在满足自身通信需求的前提下,对信息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SIMO无线窃听中继网络技术在提高用户信息安全率的同时,存在着中继功率分配不合理,以及当外界环境变化较快时传统研究方法将不适用等问题。另外,在MIMO多组播无线中继网络中,用户通信质量与信道扰动成正相关关系,与中继的发射功率也成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信道扰动下,对中继处能量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迫在
目的:评估影响产科患者输血量的风险因素,为高危产科患者输血准备提供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输血患者,根据术中滤白红
第一部分 多延迟3DpCASL与CTP对烟雾病灌注评估的对比研究目的 通过磁共振多延迟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pCASL)与CT灌注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