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翻译思想与其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巴斯纳特和勒弗维尔(Bassnett﹠Lefevere)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随后的20年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于翻译的外部因素对翻译实践和翻译作品的影响。国内一批学者如谢天振、张南峰、王东风和蒋骁华等将“文化转向”后的各种翻译理论积极译介到国内,如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等。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只是拓宽了翻译研究的维度,作为以“语言为本体”的翻译实践和关注翻译行为外部社会文化语境的研究共同构成了“翻译研究的本体”。“翻译文化效应研究”是笔者在参与新疆昌吉学院刘瑞强老师主持的两个课题的过程中和在吉大三年求学路途上、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翻译和文化研究论著及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在对“翻译与文化”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理论背景的不断考量和反思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的一个探索性的翻译研究理念。“翻译文化效应研究”属于“翻译效应学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立足于“翻译效应学”,注重对中西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文化实践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关系研究。本论文在自己前期“翻译文化效应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和在对两个基本维度与三个基本概念的厘定和完善的过程中,进一步完成科学合理的“宏观翻译效应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总体来说,“翻译文化效应研究”分为两个个维度:一是中西翻译理论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关系研究;二是翻译文化实践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关系研究。笔者之所以选择鲁迅翻译思想作为本研究的个案,在于作为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翻译家的鲁迅,其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不能只做一种技术层面的分析,更需要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解读。本研究拟先梳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翻译文化效应研究”的来源,阐述其与“翻译效应学研究”和“宏观翻译效应学研究”的渊源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厘定了“翻译文化效应研究”两个基本维度和三个基本概念;接着提出理论框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然后梳理鲁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其主要翻译思想和翻译文化实践;最后在“翻译文化效应研究”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分析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文化实践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效应。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接触日益增加。语言之间的接触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语言接触导致语言影响和语
本文以语气系统及其人际意义及功能的实现为视角对英文奥林匹克歌曲歌词和汉语奥林匹克歌曲歌词进行分析。歌词语篇共享口语和书面语篇的共同特点,一直被看作是为歌唱而创作
本文探讨了汉语节日祝福短信中广泛存在的互文现象,对各节日汉语祝福短信中存在的互文性类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Jef Verschueren(2000)的语言顺应论的角度解释了手机短信使
目的从住院总费用等经济效益角度探讨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常规手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1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腹腔镜手
儿童文学是文学世界的瑰宝,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儿童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所以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也应该受到重视,特别是
本文按照性质不同,把使字句致使强度分为客观致使强度和主观致使强度;按照观察角度不同,把使字句致使强度分为横向致使强度和纵向致使强度。依据三条合取标准,得出使字句内部
催化加氢是有机合成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在药物分子合成、能源转换、精细化学品生产和石油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密切关系着现代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催化加氢过程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高职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英语文学语言直接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本文将阐述英语文学翻译的艺术性价值,探讨翻译的语言处理原则,并对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节目的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新型的电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以土话电视节目最受人们所关注。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于土话电视节目广受欢迎的原因给出
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虚词研究已突破了以往研究孤立、片面的局限,向着更高层次、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虚词本身的复杂性,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基于此,本文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