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力学性能及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配式RC结构具有生产效率高、污染小、节约资源等优势,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的装配式节点多以湿连接为主,装配式节点在设计上与现浇等同为原则,但是由于施工质量和现场操作很难保证结构装配连接的可靠性,往往造成装配式节点的耗能能力较差,更不能做到人为控制节点区域的塑性发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主要展开了以下几点研究工作: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的模块化及设计方法。为便于装配引入了两大模块:连接模块和阻尼器模块。其中,连接模块分为柱钢质节点子模块、上下柱子模块和梁子模块。基于此对阻尼器模块提出了“刚度等效”和“塑性可控”原则,对连接模块提出了“强连接强构造”原则。最后给出了装配式塑性可控钢质节点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以及连接件设计的计算公式和构造要求。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阻尼器开孔形式、阻尼器耗能段不同高厚比、阻尼器耗能段不同长高比以及阻尼器非耗能段面外屈曲约束对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开孔数量越多,塑性发展程度越好,塑性发展分布位置也越均匀;耗能段高厚比越大,装配式钢质节点初始刚度越小;耗能段长高比越大节点极限承载力越小;通过约束阻尼器非耗能段的面外屈曲,可将塑性发展位置控制在耗能段区域内。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试验研究。基于参数化分析,明确了主要力学性能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个装配式RC结构塑性可控钢质节点及1个现浇节点,并进行拟静力足尺试验。重点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承载力退化系数及耗能能力等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与现浇节点对比,装配式塑性可控钢质节点的滞回曲线更饱满,耗能能力更强,延性更好。同时装配式塑性可控钢质节点能有效地控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损伤,避免梁端混凝土发生破坏,实现了梁端“塑性可控”在钢质节点域内。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和建筑物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家正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建筑、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此,在亟需满足社会新需求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点。如何能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如何加快施工周期,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重大的挑战。为解决
近年来,无人驾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无人驾驶在交通和物流运输方面有重大的作用。无人驾驶的路径规划和控制是无人驾驶性能突破的关键所在。由于无人驾驶的大部分所处的环境都是低速的情况,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低速条件下的路径规划和控制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对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路径规划,横纵向控制进行了研究。对于全局规划,给定起始点和终止点,找到一条两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局部路径则是沿着最优路径行驶,一旦传感器感知
[摘 要]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浙江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牢牢把握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契机,以打造“统筹城乡先行区”为总体目标,全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县域;统筹城乡;示范样本  [DOI]10.13939/j.cn
<正>体育教师工作的核心支撑是"教学基本功"。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体育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校园体育制度的搭建者和执行者,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
设计了一套运动员标枪出手速度与出手角度自动识别系统,其由红外激光管阵、光敏二极管阵列、嵌入式处理器、上位机及显示设备部分组成,该系统可纠正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盲目性
<正>近年来,江苏省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传统粗放养殖模式中存在不少问题,如鸡场建设不规范、品种结构不合理、粪污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率较低、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