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1854-1949)天主教从大规模入桂到最后一个外籍传教士离开广西,其在广西的传播与发展前后持续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天主教的足迹几乎遍布广西全境。由于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杂居的地方,近代天主教在广西传播过程中自然少不了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互动,壮族就是其交流互动的主要对象之一。天主教与壮族人民的交流互动实际上也是天主教文化与壮族传统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样一场看似差异巨大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它们是否能“结”出新型的文化果实?其原因是什么?这样的交流又会给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本文即将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民族学和宗教文化的研究视角出发,在收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代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及其与壮族传统宗教文化交往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两种差异性较大的宗教文化能发生交流互动,以致产生某些文化形态融合的原因,以及天主教的传入对广西壮族聚居地区历史与文化的影响。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即第一章说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回顾总结有关广西天主教问题的研究情况,最终确定研究的思路及方法。正文部分是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第二章梳理了天主教在广西传播的概况。天主教最早在南明时期已出现在广西境内,但大规模传播并在群众中产生影响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从天主教在广西境内建立的教堂分布情况来看,其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广西。受巴黎外方传教会与玛利诺外方传教会这两个主要传教组织机构力量更迭的影响,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发展的重心呈现出了从桂西、桂南向桂东转移的特点。第三章通过对比壮族聚居地区和天主教在广西的分布情况,确定了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传播的事实,并得出天主教在广西传播,所到之处几乎都有壮族聚居的结论。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进行的传教活动和吸引群众入教的方式,与其在中国各地传教的方式——开办教会学校、诊所医院和举行慈善活动基本一致。第四章对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和天主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分别进行简要分析。壮族传统宗教文化和天主教文化各自对于崇拜对象数量的看法,首先决定了它们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碰撞出强烈的火花。壮族传统宗教文化的教义、教规以及组织的松散性和天主教文化在同样方面上的严格要求,又进一步加重了这两种文化的碰撞,而且还降低了两种文化融合的可能性。无论是壮族传统宗教文化和天主教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强烈碰撞表现,还是其极少的融合表现都共同表明了两种宗教文化之间的较大差异。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从不平等条约、地方政府的“保护”、壮族传统宗教文化的兼容性、组织的松散性和壮族人民宗教信仰需求的务实性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天主教与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融合的主客观原因。指出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即近代天主教在与广西壮族传统宗教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既存在推动壮族聚居地区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又产生了扰乱壮族社会生活秩序、侵犯地区利益的消极影响。但由于近代天主教传入广西壮族聚居地区时间背景和传教士身份的特殊性,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远远大于其积极影响的。第六章为结语,主要对本文的观点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对研究近代天主教在广西壮族聚居地传播与发展相关问题的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