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审美研究——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的可行性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专家学者对于新闻摄影美学这一说有着各自不一的看法。虽然,有部分专家学者极力呼吁用美学的理论来指导新闻摄影实践,但也有部分专家学者对于新闻摄影是否具有审美性,对于新闻摄影能否与美学联姻这一问题持保留意见,甚至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新闻摄影所要求的“真”与美学所要求的“美”两者是不可并存的。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新闻摄影美学还未在我国形成独立的新闻学分支学科。但这并不代表新闻摄影不能与美学联姻。相反,本文认为: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是时代的需要、人们的需要,是有其可行性的。本文是就从以下三方,来论述新闻摄影的审美性,论述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的可行性的。   其一,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是有其现实需要的。当今社会,各类信息通过五花八门的媒体,几乎无孔不入地融进我们的生活。这使得人们对于这各式各样的媒体和各类信息开始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尽量避免接触到过多的信息,不管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摄影想要留着受众,就有必要与美学联姻,有了美的支持,新闻摄影作品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受众,打动受众,传递信息。   其二,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是有例可循的。本文从历届华赛的获奖作品和罗伯特·卡帕的战地摄影作品中选取样本,来分析说明新闻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   其三,新闻摄影与美学联姻是有利受众和社会的。本文通过对新闻摄影作品中美学元素给予受众的不同审美感兴,来分析新闻摄影作品美学元素所发挥的美感功能和美育功能。
其他文献
人类之所以是连续不断的,这主要是因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具有历史的继承关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持续进步。在面临国际文化渗透的情形之下,一个民族的文化
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命题,就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现状的概括。马克思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以此为视
女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始终备受各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对女性主义当中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流派的研究,并且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视角,来探索我国当代的女性观
20世纪初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国面临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丰子恺吸收和改造西方立普斯和康德的美学思想,吸收和改造儒家美育思想和佛教哲学美学观念,提出“艺术的心”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