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鸿苞》中小说资料探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e658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隆活跃于隆万之际,为明末复古派末五子之一。《鸿苞》是其晚年心血的结晶,此书内容广博,渔猎诸子,网罗百家,宣传三教合一的思想。清中叶《四库全书总目》将《鸿苞》归于“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基本反映了它的学术性质。清初祁理孙《奕庆藏书楼书目》将其隶于“子部·稗乘家·说汇”则标示了其“说部”及“编纂”成书的特征。受到明代博学思潮的影响,屠隆《鸿苞》辑录了许多史传、说部、佛书、道藏中的资料,蕴含大量小说韵味十足的作品,可大致归为三类:一是志人类,主要是杂传作品;二是志怪类,包括仙传体志怪与杂记体志怪;三是地理博物类,兼容地理博物与杂学知识。《鸿苞》中的小说资料是屠隆借以诠释其三教合一思想的工具。如《义士传》借鉴史家传记笔法,以“义”为统摄,宣扬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冤对》《冥报》等篇搜聚鬼怪谲异故事,张侈因果报应,实为演绎其佛家信仰;《列仙传补》搜采当世新的仙人故事,并借梦境叙述其不凡的出身及求道之路,以此寄托其执着的神仙思想。自文学视角加以观照,《鸿苞》中小说资料总体上体现出故事性与知识性的统一,说理性与叙述性的融会。《鸿苞》中小说资料与屠隆的其他文类如戏曲、诗文等,共同展示了其宗教观与文学观,因而是屠隆及其作品研究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其他文献
杨溥被大家熟知的身份就是明初“三杨”之一。作为明初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杨溥的从政时间长达四十七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初仕时期,从杨溥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入仕
本文以传播学的经典理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理论框架,以2019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的两个同传版本为例子来具体分析产品发布会直播同传的难点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够能加强人
目的:掌握不同动物源和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的耐药和毒素基因流行情况;并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的分子型别和分子特征的差异,以揭示不同来源金葡菌的特异性表型和分子标志物。为预测动物相关金葡菌跨种属传播风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以有效控制和遏制动物相关金葡菌向人群传播。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个城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江门市)的动物和人群进行鼻拭子采样。所有金葡菌进行抗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原发于食管鳞状上皮[1],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为全球前五,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由于早期症状不明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其组织学亚型较多,是最具有遗传和生物多样性的肿瘤之一,其预防和治疗面对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实验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三大高发肿瘤之一,也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目前仍是结直肠癌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息息相关。癌相关
舆论战虽然是在近现代才出现的一个概念,但是作为一种与武力战并存的制外对抗形式,在中国古代便受到了广泛地运用。楚国的历史贯穿于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几个
目的 对动物鼻式气溶胶暴露装置进行性能评价,并验证装置消毒灭菌效果,为生物安全实验及感染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选择对人不致病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分别代表细菌、病毒为模式微生物,通过动物鼻式气溶胶暴露装置产生E.coli气溶胶和MHV气溶胶,评价气溶胶产生效果及活力。分别用75%乙醇气溶胶和
话语标记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它能从局部或整体上影响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引导或制约人类的交际活动,是说话人明示话语意图的手段,也是
社科文本翻译在翻译实践研究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内近些年对社科文本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视。为更好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读者,译者在翻译社科文本时遵循相关翻译理论,运用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