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的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相对较长、机构网点相对较多、服务涵盖面最广、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一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经营;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的建设与提高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三是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支柱力量,只有注重发展能力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经营风险,从而解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低效运行状态,进而加强和改善服务,最终达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四是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各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实行综合的发展能力建设。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队伍素质较差。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人员本地化、年龄老化、知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较差、近亲繁殖严重等现象。由于干部素质较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村信用社管理相对落后,对人、财、物管理缺乏有力约束,内控软化,信贷管理不落实,会计核算随意性大,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违章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历史包袱重,主要包括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时剥离的,以及改革过程中粗放式经营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等。三是经营空间严重受挤收缩,生存基础及竞争力被削弱。四是成本核算观念变淡薄,多元化服务功能极为欠缺。本文首先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理论,并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研究对象,充分学习理解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七里河区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在企业发展、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等状况的基础上,对七里河区农村信用社当前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本人多年来在基层信用社理事长岗位工作的经验,从提高认识、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市场定位及机构设置等途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研究解决制约七里河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瓶颈,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与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