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公益性捐赠虽然只是一种道德责任但作为企业与公益事业之间最常见的纽带,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这种道德责任是企业自发进行而不是被迫进行,但也不影响法律对其鼓励和规制。税法的社会分配职责,决定了税法对企业公益性捐赠调整的合理合法性。税法从外部激励企业积极投身公益,促进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繁荣发展。税法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彰显着税法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积极功效。 本文在充分运用了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公益性捐赠税收激励制度进行梳理,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分别界定公益性捐赠、税收激励政策概念的方法,界定了公益性捐赠税收激励的概念。从对公益性捐赠法律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公益性捐赠的主体和客体,并对企业公益性捐赠与一般民事赠与相比较。第二部分分析了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第三次分配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宪法理论和可税性理论的评析,对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给予肯定。通过对税收横向公平理论、税收优惠激励理论和国家资助公益事业理论的述评,厘清税收激励制度对企业公益性捐赠的调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通过对现行与原《企业所得税法》的比较分析,归纳出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进步之处,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提出。第四部分对第三部分提出的存在问题进行完善,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