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海外战略规划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及经济增速的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将加速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将是未来汽车产业全球竞争中的重要力量,而中国的自主品牌将承接着汽车产业的下一步转移;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品牌力、真正做到做大做强,中国自主品牌必须积极开拓海外业务。  本文对海外汽车市场销量趋势、区域结构和业务结构等进行了分析,也对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的销量、产量和竞争力情况作了分析,根据“势能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海外业务规划提出建议。  建议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根据海外业务发展规律分阶段以不同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的目标;另外,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在开拓海外业务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聚焦战略,在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集中优势力量开发重点业务和重点区域。在设定了以全球化布局为目标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营销模式、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应该合理配置资源,为全球化战略打基础。最后,也建议政府在符合国际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扶持能做大做强的民族自主品牌,支持自主品牌的海外业务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资源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国内需求结构不断升级、全球产业结构重新调整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出现了新一轮大规模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风险之一,化解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成因以及治理思路展开深入探讨,重点考察研发创新、对外直接投资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以其涉及范围广,造成损失之大,后果之惨重的特点,长期以来备受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外学者的关注。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逐渐增高,汽车工业在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
摘要:“高电压技术”属于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职业教育课程类型,把该类课程改革为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流程,对原来课程、电力行业工种和电气试验工作进行分析后确定电气试验为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高压电气试验”学习领域课程,完成学习情境设计和课业、学业初步设计,确定一体化教学场所,设计出考核评价体系。“高电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