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前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第十五交响曲》作为他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汇集了他一生的创作精华。本文以此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作品的创作技法为出发点,重点对各乐章音乐结构以及各乐章的重要作曲技法展开研究,从而揭示作品蕴含的重要思想内涵。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乐章中作曲家主要通过调性扩张手法展现生命之初的欢欣和雀跃,此时的音符,如同跳跃的儿童,也像充满活力的青年,生命的张力在此得到充分的诠释。第二乐章中作曲家通过“葬礼仪式”主题的音色造型、“葬礼进行曲”主题的音色造型、以及之前他并不认可的十二音元素下的音色造型展现自己内心对英雄的惋惜、不舍和崇敬,以及作曲家内心深深地无助和彷徨。第三乐章中作曲家采用谐谑曲的体裁,通过同一主题的配器变奏,使各段落间的音色如游戏般变换,来增强该乐章的谐谑性与讽刺性,把对当时迫害英雄的势力的蔑视展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作曲家内心深深的不屑。第四乐章作曲家主要采用了起源于16、17世纪的帕萨卡利亚复调写作手法,让作品也如三拍子的慢板舞曲,展现生命的平静悠扬。此时的作曲家将自己浓缩成了一道渐行渐远的背影越来越模糊,但是在他身后,无限的生命过往如蒙太奇般跳跃在作品中。这是作曲家对生命无限的留恋,更是对生命无限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