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青海方言词的构词心理探析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zhan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工具,人们运用逻辑思维形式,从一个个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类别、本质特征及其本质联系,并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固定下来,于是,这种语言形式就具有了社会性,包含着这一语言共同体对于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共同理解,表现着他们不同时代的思想、情感、形象联想和价值取向等,凝聚着这个语言共同体的生产、生活特点、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他们的社会意识、思想情感也就保存在这种语言之中,并得以传承。因此,语言是民族历史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是我们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特点和伦理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今天的青海汉族是其先民从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明清时代先后从中原与江淮地区迁徙而来的。他们长期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但继续传承着本民族语言、文化及其固有的方言和地域文化,而且也会受到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同时,由于他们是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带着原有的语言(方言)和地域文化徙居于斯的,其内部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方言、文化的差异。这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错、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今天极富青海地域特色的汉语青海方言。汉语青海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上有许多特点,甚至出现了“格”语法范畴的某些雏形,有了一定的独特的体系,例如在语音方面与上古、中古音有很强的继承关系,是北方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生活在河湟流域的汉族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特征、民族认同等特点。  故此,本论文以汉语青海方言词的构词心理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比较,探析青海汉语方言中一些词语构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特点,诸如: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如夹克衫被称为“拘沟蛋”、枕头称为“外布里面草”、电脑称为“敲键盘”、“自行车”称为“脚踩轱辘转”、接吻叫“咂老虎”,还有“狗浇尿”“壮指头”等。这些词语反映出青海汉族在对这些客观事物命名的时候的心理特点。笔者就是出于这个动机来撰写这篇论文的,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交代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一章主要讲述青海方言形成及其演变,包括青海汉族来源、青海方言的形成两部分,着重从青海汉族的来源与少数民族共处之现状以及古汉语的传承方面,探讨汉语青海方言的基本特点。第二章论述汉语青海方言中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的构词特征,拟从语法、修辞和理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重点论述汉语青海方言词所蕴含构词的心理特点,包括词汇形成及其演变的心理机制与所反映的心理特征,并从转喻和换喻两个方面着手探索其心理机制的特点,而对心理特征的分析则着重从线性形象思维、豪爽粗犷的情感表达、诙谐朴素的审美情趣、遵循传统道德观等四个方面进行。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综述前文,提出问题和今后打算。
其他文献
溯源传统,充满魅力的舞台,从不缺少民间戏剧的声音;时至今日,频现危机的剧坛,开始呼唤新生力量的崛起。“举国体制”外话剧人的亮相,伴随着时代风云的瞬息万变,带来了独具特色的清
王小波的小说是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一道独特的景观。他不仅频繁地往返于古今,从传统小说尤其是唐传奇小说中汲取了创作的资源,创造一个古今对话、变动不居的小说世界,而且汲取
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来说,在课堂上处理来自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所提出来的敏感问题,是每位教师都必须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课题。由于其涉及的层面较广且形成的原因复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利用分布在大豆20个连锁群的49个SSR分子标记分析了25份抗胞囊线虫病野生大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8
介绍了用于机动目标跟踪的变结构多模(VSMM)估计中可能模型集(LMS)算法。阐明了该算法通过剔除不可能模型,保留一般模型,激活与重要模型相邻的模型实现模型集的自适应原理,并
日本汉学家小川环树(Ogawa Tamaki)是京都大学第三代汉学者的中坚力量,《中国小说史的研究》是集中了小川教授关于中国通俗小说研究成果的力作。此书不仅反映了他的对中国小说
女性,作为艺术的终身缪斯,是电影恒久不衰的表现对象。本文将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归纳为以下五类:职业型女性,传统型女性,劳动型女性,放纵型女性以及传奇型女性。并从五
对东北地区1995年的产电比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1995年东北地区三省产电比的统计值;三省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电比的统计值;三省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产电比统计
水电系统优化运行问题可表达为一非线性网络流问题,既约梯度网流法是求解该问题的常用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基变量达界后,找不到新的入基变量”的情况,使算法无
充分利用35 kV线路现有路径及设施,经过严密的理论计算,采用紧凑型高新技术,确保线路空气间隙、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等指标达到规程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实现35 kV线路改造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