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它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中,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构件的可靠性,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各种不同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各种不同的设计模型。我国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中,关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规定了无粘结筋的极限应力增量计算公式。但是,影响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因素众多且复杂,规范的设计模型没有明显的可靠度水平。因此,基于现行的各类规范,在明确的可靠度水平下,建立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设计模型,将对此类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评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应用及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建立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计算模型、及其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并对此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论述了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各个因素。为了综合考虑结构设计中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体现近似概率设计法的优越性,在引入综合配筋指标的条件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可靠度的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确定方法;并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统计,基于我国现行的各类规范,在明确的可靠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的设计模型。经过与试验数据的比较和检验,我们认为,该模型是可信且可接受的,对进一步改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中的设计公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除此之外,本文还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做了数值分析,分别模拟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承载力的敏感程度,并与经由本文建立的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模型计算的承载力做了比较,再一次证明了本文所建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应用于一般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工程设计之中。本文建立的基于可靠度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模型,能否适用于T型、工字型等截面梁或桥梁工程设计?尚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促进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各类结构中更广泛、更安全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前大多数的抗滑桩设计与计算是通过单桩的受力分析而推广到排桩的,未考虑土拱效应对滑体的阻挡作用,其设计方案偏于安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抗滑桩
餐厨垃圾是城镇有机废弃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含固率低、产生量大、淀粉和脂类含量高、易酸化腐败等特点。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不但能够解决餐厨垃圾合理化处
焊接节点由于具有连接效率高、刚度大、密封性好、构件加工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钢结构,尽管规范对焊工技能、焊接工艺等都有规定,但由于焊接过程本身的复杂性
随着沿海地区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地下结构兴建于软土地基之上。由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特殊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地基沉降和稳定性问题,还要考虑到人防安
在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实际工程中,加固梁所受荷载一般都难以完全被卸除,所以在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时需要考虑二次受力因素。为了研究二次受力下CFRP布加固钢筋
基于弹性压电理论,本文利用SSDQM法(基于微分求积的状态空间法,State-Space based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Method)首先研究了梯度功能压电梁(FGPM)的自由振动问题。FGPM梁
火灾会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各项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这方面的损伤规律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相关报道十分罕见。因此,本文针对抗震和加固修复方法两块方面内容对火灾后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工程领域内世界各国广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主要因素。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在较充
本文针对钢骨混凝土柱这一新型构件形式,提出在T形柱框架中应用这一新型构件形式。在这种框架中节点是由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及钢筋混凝土矩形梁相交形成的。该节点综合了钢骨混
地震由于其独特而又复杂的传播特性,会使大跨度连体结构的塔楼产生不一致的振动。所以当连廊的跨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规范中所规定的一致激励法就不能满足结构的设计需求,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