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骨坏死的探索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股骨头骨坏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病理机制不清的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对于股骨头骨坏死的治疗仍存在很多的争议,目前除晚期骨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外,对早中期骨坏死尚无统一、有效的治愈方法。所以根据早期及中期股骨头骨坏死的病理特征,怎样阻断早期股骨头坏死进一步发生塌陷,以及塌陷后骨软骨损伤或骨软骨分离后,怎样重新构建功能良好的骨软骨单元重建关节面就显得十分重要。研究目的:本课题应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作为药物载体局部释放特定浓度的唑来膦酸(zoledronate acid, ZOL)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探索其防止早期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效果。通过将猪关节骨软骨单元用激光制孔并脱细胞而制备出含有脱细胞软骨基质、骨基质和完整骨软骨界面的双相支架,了解其附和软骨细胞后能否有效的促进其增值,并通过兔骨软骨缺损模型验证其在体内对缺损的修复情况,初步探索其修复骨软骨损伤的效果,为组织工程技术治疗中晚期骨坏死骨软骨损伤及骨软骨分离提供良好的支架选择。方法:通过在体外应用低浓度的唑来膦酸与成破骨细胞共培养,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图像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检测破骨细胞形态及骨吸收情况。碱性磷酸酶染色(ALP)、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了解成骨细胞的形态及增值情况。选用PLGA作为局部应用ZOL的载体,制备含有30 u g的ZOL的PLGA棒。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计算比较各组的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plate thickness,Tb.Th)和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扫描后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了解各组间组织学改变情况。将天然猪骨软骨单元进行激光打孔,化学脱细胞的方法获得三维多孔的脱细胞骨软骨基质源性支架,并通过组织学、力学等测试了解支架的理化性质;分离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接种于本支架上了解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免软骨细胞接种于支架上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移植于免膝关节骨软骨缺损,并于12周和24周两个时间点分次取材,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评价、显微CT、生物力学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培养1周后破骨细胞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并在骨片上形成了吸收陷窝;ZOL组与对照组相比,破骨细胞数量及生成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有典型的梭形、ALP染色阳性特征,培养至第7天ZOL组成骨细胞光吸收值(3.37±0.11)高于对照组(2.87±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打孔组和PLGA组相比,PLGA-ZOL组中BMD (535.95±15.08,p<0.05),BVF(0.77±0.04,p<0.05)和 Tb.Th(0.64±0.05,p<0.05)显著增加,而Tb.sp(0.37±0.06,p<0.05)显著降低,而打孔组和PLGA组并无统计学差异。而且PLGA-ZOL组股骨头有更好的形态,骨小梁保留更完整,新生骨更多。实验所构建的新型骨软骨支保留了完整的骨、软骨及骨软骨界面,可在软骨层见平行纵向排列的孔隙结构,孔间距300μm,孔径形状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压缩模量是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所得。结果显示:所制备的骨软骨支架的压缩模量1.56±0.288MPa与正常的关节软骨的压缩模量1.983±0.354MPa两者之间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n=7)。所制备支架的孔隙率为所制备的多孔骨软骨支架的孔隙率为:59.75±3.73%。通过CCK-8检测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结果,发现在1,3,5,7天,细胞在支架上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种细胞在种植后各时间点之间增殖变化均有统计学差F=577.7265,P=0.0000。体内缺损修复实验,组织学结果发现软骨细胞附和骨软骨支架的修复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支架组和旷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缺损区修复的软骨组织厚度基本正常,特异性染色阳性,软骨下骨及骨软骨界面再生完好,与周围正常组织整合较好:Micro-CT及骨计量学分析显示软骨下骨形成较好;压痕试验显示修复区域新生的软骨组织有较好的力学特性,与正常软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10-6mol/L)的ZOL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选择恰当给药方式和剂量能够在抑制破骨的同时促进成骨。局部使用ZOL能够抑制局部骨吸收活动,促进了局部骨生成,预防早期股骨头塌陷,保留更好的髋关节功能。通过激光打孔和脱细胞技术,以天然关节骨软骨单元为材料而制备的骨软骨支架,既保留了天然的骨、软骨基质,也保留了完整的骨软骨界面,良好的仿生了正常骨软骨组织的结构。脱细胞多孔的骨软骨支架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促进细胞的增殖,为种子细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作为体内进行组织工程修复骨软骨损伤的良好支架材料。多孔脱细胞骨软骨支架成功修复了骨软骨缺损,可作为组织工程修复骨软骨缺损的良好支架材料。是中期股骨头骨坏死引起骨软骨损伤的一个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正> 国内刊物曾介绍了等离子体在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表面处理、刻蚀和无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等离子体化学包括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和高温等离子体化学两个部分。本
目的:1.文献报道柘木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癌活性,因此本文对可能存在黄酮类成分的柘木药材乙醇干膏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提取、分离,并鉴定化学成分,为柘木活性成分
目的对比研究显微镜结合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本文通过分析物联网与运营商网络的特点,论证了如何通过全新的网元设备——物联网网关构建运营商主导的可运营、可管理的物联网体系架构,进而给出了物联网网关的组成结构和技
本文以南阳卷烟厂某牌号烟丝、梗丝、卷烟为实验材料,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卷烟在线连批均质化加工工艺改进对烟丝物理指标和卷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并进行了制丝线主要加工工艺参数
2008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进入前三,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的企业非常有限,而且多数为国有企业,我国在世界知名品牌中的
以《独立报》评论员约翰.哈里的评论文章出发,分析国际新闻评论选题的特征。约翰.哈里的评论选题呈现如下特征:第一,事件性选题为主,事件性选题非事件化处理;第二,评议对象广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和政策课题由来已久,在如今消费者纠纷日趋增多的情况下,消费者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由于具有灵活、便利、有效等优势,能够缓解司法解决消费
随着我国网络用户的增加及金融服务的进步,我国的网络银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系统漏洞、信息不对称以及风险对网络银行业务的高破坏性,使得风险问题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