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ZW易位染色体片段的定位及功能基因的分析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前苏联科学家Strunnikov院士等利用辐照诱变方法育成的。其特点是:雄蚕的两个Z染色体上各诱导一个非等位又紧密连锁的致死基因l1(lethal gene 1,l1)或l2 (lethal gene 2,l2)。雌蚕的W染色体上有两个易位片段,一个是来自10号常染色体的片段,其中含有显性卵色基因+w2,可以掩盖10号染色体上的卵色突变基因w2,雌卵为黑色,而雄卵为白色。另一个是来自Z染色体的带有+os显性性状的片段,可掩盖致死基因l1的致死作用,在品系内自交时,雌、雄各有一半致死。根据上述特点,本课题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Z^W易位片段进行研究分析,为揭示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分子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结果:根据家蚕P50 Z染色体os标记附近的基因组序列,共设计563对特异性SSR引物,以家蚕平衡致死系2品系雌(母本)和野蚕品系雄(父本)为亲本,进行分子标记筛选,结果共获得124对多态性标记;通过对杂交F1代雌虫检测,初步筛选到26个标记在Fl代雌虫表现为双带。再通过对回交BC1代(包括雄蛾和雌蛾)进行遗传验证,发现其中的5个标记表现限性遗传特性,与W染色体连锁,说明这些位于家蚕Z染色体末端的标记易位到了W染色体上,它们是Bm_scaf72-2、Bm_scaf72-32、Bm_scaf72-37、Bm_scaf72-45、Bm_scaf72-55。Bm_scaf72-2到Bm_scaf72-55区域位于Z染色体末端,长约0.48Mb。经验证,我们发现Bm_scaf72-87标记不具易位特点,推测Bm_scaf72-87标记后没有发生易位。易位位点可能位于Bm_scaf72-55与Bm_scaf72-87之间长约0.32 Mb的范围内。为了全面分析易位片段相关基因,我们将标记Bm_scaf72-55到Bm_scaf72-87也纳入候选基因分析区域。进一步,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m_scaf72-2到Bm_scaf72-87间长约0.8Mb的区域中的功能基因进行分析。此区域中可能包含G蛋白转导因子、周期调节因子、免疫相关的OCIAD蛋白、PAR结构域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嗅觉感受器受体蛋白、氯离子通道蛋白、H-ATP合酶以及苯丙氨酸羟化酶等功能蛋白,这些蛋白对家蚕生命体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ISSR技术,对辽宁地区天然红松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共筛选出13个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所选用的DNA样本均来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5个天然红松种群,本
该论文以2,6-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成反应生成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甲酯在探讨该反应机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各种催化剂的应用效果和最佳工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