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未燃尽碳吸附烟气中汞、砷、铅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电站每年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粉尘、NOx、SOx、等污染物并且烟气中Hg、As、Pb等痕量元素的排放也一直被当做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当前燃煤电站痕量元素污染物的主要脱除技术和设备有活性炭注射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设备、静电除尘设备和布袋除尘设备。然而这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成本较高且对痕量元素的脱除效率也相对较低,因此研究一种价格低且脱除效率高的材料将对燃煤电站痕量元素污染物的脱除具有重要意义。飞灰是煤粉燃烧过后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其主要成分包括未燃尽碳和众多金属元素。飞灰中含有的未燃尽碳拥有与活性炭相似的碳质结构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廉价且高效吸附剂。尽管已有一些研究分析了其表面的吸附机理但是对于未燃尽碳吸附痕量元素过程中的内部机制依然尚不了解,并且当前的理论研究中缺少缺陷结构对未燃尽碳自身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与分析。因此本文基于锯齿型(Zigzag)和扶手型(Armchair)碳质模型建立了12种缺陷未燃尽碳模型,并通过原子偶极矩校正的Hirshfeld布居(ADCH)电荷分析、电子定域化函数图(ELF)、密度变形图以及静电势分布图(ESP)对12种缺陷未燃尽碳结构进行了结构分析。对As2O3、PbCl2分子进行了电子密度差分图、静电势分布、态密度图(DOS)以及电子定域化函数分析;对Hg0、As2O3、PbCl2在12种缺陷未燃尽碳模型上的吸附做了系统研究,分别得到18、12、12种稳定吸附构型。最后,利用吸附能、吸附键长、电子密度等参数比较了Hg0、As2O3、PbCl2在完整Zigzag和Armchair模型上的区别,进一步理解了当中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Zigzag和Armchair型缺陷未燃尽碳模型中活性位点附近的电子密度明显增加,在Armchair型缺陷模型的电子定域化函数图中,活性位点处的电子定域化强度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因此缺陷的出现使得未燃尽碳模型中活性位点的活性得到增强。ADCH电荷分析结果表明Zigzag型缺陷模型中位点的非金属性变强而Armchair型缺陷模型中位点的金属性有所增强。Hg0以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缺陷未燃尽碳模型,其中在缺陷位上的Hg0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富集在未燃尽碳表面,这表明缺陷位才是Hg0在未燃尽碳结构上的真正吸附位点。电子密度差分图表征了C-Hg之间通过电子的大量转移使得Hg0能够稳定吸附在缺陷位上。内酯(-COO)、羧基(-OH)、羰基(-CO)、以及半醌(-O)官能团的存在没有加强缺陷结构对Hg0的吸附。此外半醌官能团中的氧原子充当了活性位点与Hg0成键。缺陷结构提高了As2O3在未燃尽碳模型上的富集能力,其中Armchair型未燃尽碳模型对As2O3富集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Mayer键级分析表明吸附体系的吸附能与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的成键强度呈正相关。PbCl2在缺陷未燃尽碳结构中以解离吸附形式存在并且Armchair型缺陷模型对PbCl2在未燃尽碳表面的富集有更加明显的提升。
其他文献
我国低压配电网主要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因各类负荷日益增多等问题,三相不平衡已成为目前低压配电网中最主要问题之一。文中借助三相四桥臂SVG来治理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改进了系统控制策略,改善了电能质量,具有显著理论意义和与工程实践价值。首先,本文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由于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线中存在零序电流,文中采用四桥臂SVG装置对三相不平衡进行治理,并对传统SVG
电网升级至多电力传输模式相兼容的物理网络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直流电力包调度系统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后带来的功率波动以及交直流转换造成的电力损耗问题,该系统根据不同负载的电能需求,将电能以电力包的形式传输至分布式负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即发即用以及负载的按需供应。电力包不仅可以灵活调节其有效载荷的大小以控制其传输的电量,实现精准能量分配,而且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包能够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在同一根电力
空间信道与光纤信道相比具有灵活性强、传输损耗低以及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是构建星地间量子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空间信道的传输媒介为不稳定的大气,在通信过程中,量子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气效应的影响,从而造成系统的安全密钥率下降、误码率上升、通信传输距离变短。因此,本文对空间信道特性对量子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基于纠缠的高斯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传输模型,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元件,其积污特性会影响绝缘子的外绝缘性能,是外绝缘配置的主要依据之一。而绝缘子表面能作为伞面能量状态的一种描述,直接影响着绝缘子表面的积污性能。因此,掌握自然条件下绝缘子表面能对其积污特性的影响规律,可为绝缘子伞面材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有效减少输电线路污闪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典型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对污秽颗粒与绝缘子表面的碰撞及粘附过程进行了受力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系统技术和信噪比改善方面的研究概况。传统BOTDA系统受信噪比(SNR)的限制,不能满足大型工程高精度、长距离等要求,因此,信噪比是决定BOTDA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如何进一步降低系统噪声对探测信号的影响、保证测量准确度的同时减少数据处理时间是目前BOTDA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采用非局部均值(NLM)算法对RBOTDA温度传感实验数据进行降噪
血管内光学相干层析成像(Intra Vascular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IV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血管内成像技术,但其穿透能力较弱,且在病变出现的早期,仅根据组织结构图像无法准确识别粥样硬化斑块成分,需要形态结构之外的生理信息对比机制,获得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组织光学特征参数。血管内光声成像(Intra Vascular Photo Acoustic,IV
学位
当前背景下,全球能源问题火热、电网规模不断增加、特高压工程建设不断完善、电力系统不断扩张融合,作为重要电气设备之一的电力变压器面临着无法避免的电能质量问题和更高的标准要求。谐波的存在不仅导致变压器损耗的增加以及产生振动噪声,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降低使用寿命。如何完成复杂工况下变压器铁心损耗分离是复杂而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对电工钢片和变压器叠片铁心在复杂激励条件时的损耗进行准确计算和
灾难发生后的现场救援是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由于灾难现场环境复杂,救援人员可能受到不可预知的危险,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增加灾难造成的损失。在复杂环境中,救援机器人可以有效保护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援队伍的战斗力。因此机器人救援策略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具有显著地应用价值。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救援策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目标是将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的策略进行优化,从
内窥式光声层析成像(Endoscopic Photo Acoustic Tomography,EPAT)是一种检测生物腔体组织病变的新型成像方法。由于探测器的扫描几何封闭在管腔内,使光声信号的采集方式受到高度限制,导致探测器有时只能在有限扫描角度范围内采集到不完备的光声信号,进而影响重建图像质量。本文研究利用有限角度稀疏测量数据重建高质量EPAT图像的深度学习方法。主要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