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y3s118x3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损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骨折愈合的病理生理、康复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仍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脊髓和颅脑损伤的患者伴随着的四肢骨折往往可以见到大量的骨痂过度生长,甚至肌肉中出现异位骨化,骨折愈合明显快于没有中枢神经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虽然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探讨骨折愈合的各种机制及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完全有效的对加速骨折愈合和防止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方法。 骨折的修复是一种病理生理反应,是在多种因子参与下并在机体内各种调节系统控制下完成的。1987年Spencer先发现神经调节与骨痂的形成关系密切。在20世纪90年代初Bjurholm发现骨组织中有神经支配,主要分布于骨髓、骨膜、骨骺等骨代谢活跃的区域。随后Sisask证明了这些神经由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组成。从此关于神经系统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并证明对骨折局部的调节过程,包括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以及神经肽的作用等。因此在骨折创伤过程中,会激发机体的应急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则是其中之一,在合并脑外伤的情况下更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骨折损伤愈合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现在已经从组织细胞学向分子水平发展,对于骨折愈合机理的阐述也更加清晰。神经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也受到很大的重视。基于此,本课题采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和脑外伤合并骨折的动物模型,通过对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增殖率的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定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NGF含量等方法,分析、揭示NGF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具体分二部分。 1NGF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观察NGF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防止骨质疏松、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本实验采用新生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颅骨行成骨细胞培养,并汇合传代。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以不同浓度的NGF(C1:10ng·mL-1、C2:15ng·mL-1、C3:20ng·mL-1)干预细胞,并同时设立无细胞组(A)、无干预组(B)作为对照。分别于12h、24h、48h对培养细胞进行MTT计数及培养液的ALP活性检测。 结果:碱性磷酸酶含量:在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C1-C3较A、B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C3较C2、C2较C1,碱性磷酸酶含量逐渐增高。C2对C1、C3对C2在三种不同的浓度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1、C2、C3各组中,24小时对12小时、48小时对24小时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B两组于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MTT法检测:在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计数时,C1-C3较A、B明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3较C2、C2较C1,增殖细胞数目逐渐增多。C2对C1、C3对C2在三中不同的浓度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1、C2、C3各组中,24小时对12小时、48小时对24小时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B两组于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愈合过程中NGF作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本实验建立SD大鼠脑外伤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中NGF含量的变化与骨折位点NGF表达的关系。取体重350~400g健康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脑外伤组(TBI)、单纯骨折组(F)、骨折合并脑外伤组(TBI+F)。分别于术后3天、1、2、3、4、5、6周对大鼠血清进行NGF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测定其OD值,于1、2、3、4、5周对骨折局部进行大体观察,并对标本制成石蜡标本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并进行图像分析。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血清学检测:N组血清NGFOD值为0.041,F组手术后第3d血清NGF略有升高,1周时为最高,然后开始下降,4周时降至正常。TBI组和TBI+F组术后第3d血清NGF明显升高,1周后开始下降,5周时降至正常;其与TBI组或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胞浆有不同程度的NGF阳性表达。在第1、2周F组与TBI+F组平均目标灰度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N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 2.NGF随着浓度的升高对成骨细胞的作用呈一定的递增趋势。 3.脑外伤后骨痂的生长速度增快,骨折的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单纯骨折组。 4.脑外伤后血清中和骨折局部的NGF含量明显升高,并且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5.NGF对骨折的愈合过程中有促进作用,在骨折愈合的各种因素中相互联系。
其他文献
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在近几年高考中,相继出现了一些以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创新题”,此类题目常常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为高层次思维创造了条件,是挖掘、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展示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良好载体,本文精选一些以集合为背景的创新题型,并分类解析,旨在探索题型规律,供同学们参考。
目的:通过检测全脑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以及光镜下观察神经细胞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处理因素干预前后的形态改变。探讨复方麝香注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概念辨析  1 机械运动及参考系  (1)机械运动研究的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  (2)由于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对的,所以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假定不动)作为参考系,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确定的,原则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然而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复杂程度不同,因此,在选取参考系时,必须以尽量使对运动的研究简化为
近几年来,笔者在一些报刊上,常见诸如《教坛小议》、《法制小议》、《球边小议》、《环境小议》等栏目。与此同时,在这些栏目里,还见到以“小议”为标题的文章,例如“小议×
在历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总会涉及到晶体结构的相关题目,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或填空题,由于晶体的结构比较抽象,现结合晶体结构示意图,对常见晶体结构考点进行解析。
目的:观察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甲状腺眼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选择甲状腺眼病患者30例,病程1周—14个月,年龄19—72岁。并用Mouris等推荐的活动度评分方法进行了活动度的评估
目的:观察脂代谢紊乱对补体表达及其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补体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进程中的作用。 方法:选高脂血症患者41例,根据合并症情况分为两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17
所谓临界问题,一般是指物体的运动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一种物理过程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性质发生突变,我们把要发生而尚未发生时的特殊条件称为临界条件。
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错误也可变为教学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若能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使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变废为宝,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本文结合笔者在實际教学中遇到的典型错解例谈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