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永远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效率始终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导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媒体也几经变更,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到“电脑+幕布”,再到今天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但是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旨在从学科角度,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进行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现阶段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诠释技术的优势和寻找技术在教学中的新用途,即使有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教学设计方面,缺乏针对具体学科、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教学案例的指导。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我国正逐步展开,研究也逐渐涉及到小学、初中、高中文科等学科教学,而针对高中理科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涉猎者较少。本文全面分析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优势和不足,认真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圆锥曲线》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分析知识结构和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高中生思维活跃,已不满足单纯的记忆和强化训练,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圆锥曲线》具有抽象性,包含数形结合和方程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都为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圆锥曲线》课堂教学整合提供了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教师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现状,有针对性地对高中数学教师做了调查。由问卷统计可知,教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可度高,但存在使用功能简单、方法单一、交互层面基础、缺乏资源库意识等问题。通过访谈进一步找出问题的5个主要原因,分别为:相关培训不够,功能了解不全;共享平台不成熟,资源不够丰富;硬件设施跟不上,应用受制约;教学案例缺乏,实际应用的指导性不强;教师教学压力大、任务重,自我研修能力有待提升。为优化策略的提出提供方向和思路。根据以上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圆锥曲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其中包括教学基本要求两条:找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圆锥曲线》教学整合的切入点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互空间;应用方式两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资源库的建设和进行有效的图形探索。同时提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①交互过程中师生应该平等交互②不要夸大技术的作用③教学情境设计应贴近学生实际④注重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积累。并据此制定实验方案加以实施,以验证此应用策略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均高于控制班,认知能力、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综合性发展优于控制班,此策略的合理性得到充分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