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往往会因为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一些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这些想法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学生这种与正确科学概念不一致的想法,就称之为“相异构想”。“相异构想”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正确了解。物质结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产生相异构想的主体部分。论文主要对高中学生在物质结构概念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异构想进行分析,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高中学生物质结构概念相异构想的转变方法。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国内某高中三个班级学生和化学组部分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学生相异构想的认知情况,以及帮助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异构想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此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相异构想的现象较为严重。其次,通过相关文献的参阅,从在观念上重视学生的相异构想,以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概念转变两个方面来对如何促进高中学生物质结构概念相异构想转变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以两个平行班学生为例,通过对照教学实践,验证所提出的促进高中学生物质结构概念相异构想转变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实践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相异构想转变策略的实验班测试正确率,要明显高于采用普通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对照班测试正确率,这表明促进高中生物质结构概念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可以明显地改变学生的相异构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