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静电除尘电源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保的重视和国家出台的愈发严格的排放标准,有效合理的减少燃煤造成的粉尘排放已成为目前各重度排放企业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在各种治理粉尘的手段中,静电除尘逐渐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法。高压直流静电除尘电源因其除尘效果好、安全性高、改造相对成本低等优点从各类除尘电源中脱颖而出。根据上述背景,本文以提高高压直流静电除尘系统的稳定性为目标,围绕高压直流静电除尘电源的开关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先对静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介绍,随后对静电除尘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略分析。同时论文根据除尘原理推导出了除尘效率和粉尘颗粒的驱进速度有关,进而推导得到除尘器运行的最佳工作电压与电流,为下文控制策略的设计打下了基础。论文分析了高压直流静电除尘电源主电路拓扑,详细阐述了其在单极性PWM调制下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开环下静态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其工作原理,运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大信号数学模型。因为除尘电源系统是一个时变及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所以采用传统的PID控制会使得系统动态响应较慢进而导致系统稳定性不高。在了解滑模控制原理后,理解其对这类非线性系统具有天然的适用性,决定对除尘电源系统进行闭环滑模控制。通过选择输出电压误差及其微分积分作为状态变量,由此确定了合适的滑模面,并对滑模控制的到达条件、存在条件和稳定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按照PWM调制思想确定滑模控制的参数。为了验证滑模控制对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提升,本文加入了传统的电压控制方式与其进行对比,通过搭建PLECS仿真模型分析了两种控制方式的优劣,验证了滑模控制可以提高除尘电源系统动态响应速度与稳定性。在对除尘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对控制策略的进行研究后,论文对除尘电源的实验样机和控制主程序进行了设计,选择了构成主控制处理器的芯片型号,同时设计了在除尘电源系统正常运行遇到过流等故障时的检测保护电路,最后在实验样机上初步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方案提升了除尘电源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其他文献
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对能源形式多样性及能源安全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多形态接口的电力电子电源的发展带来了配电网故障特性的改变,对传统故障分析带来了挑战。基于此角度,本文分析了以光伏、双馈风机、虚拟同步机为接口形式的电力电子电源的稳态及故障特性,并给出了故障电流的表达计算式,从而根据故障电流特性提出了故障分析模型及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多形态接口的电力电子分布式电源进行建模,从物理本体和控制策略的角
学位
学位
清洁新能源在发电领域的大规模引入,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因其自身发电的不确定性和间歇性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了挑战。各类需求侧资源以其巨大的调频潜力、快速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同负荷的响应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满足较短时间尺度的调频需求,必须确保多类型的需求侧可调节负荷之间以及可调节负荷与传统发电机组之间的良好协调。因此,需要研究将多种负荷进行协同控制的方法,最大化需求
风速风向传感器在气象预报、航海工程、农业生产、工业控制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风速计相比,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易批量加工等优点。随着风速风向传感器使用环境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传感器手持化、微型化渐成趋势。本课题组现有的传感器尺寸较大,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下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微型化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以缩小传感器整体尺寸为目的,本文分别
将废轮胎破碎后置于回转窑中隔绝氧气热解,能够得到固、液、气三相产物,经过后续处理可以实现废轮胎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然而,当前轮胎裂解反应器能耗高,裂解产物品质低,是制约轮胎裂解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研究裂解反应器内轮胎颗粒的运动-传热耦合关系是建立裂解反应器数学模型并进行反应器优化设计的关键,本文首先利用DEM方法建立了废轮胎颗粒在回转窑中热解的运动-传热耦合模型,并在百吨级中式装置上进行了模型修正
能源结构转型促使能源生产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费侧的用户电能替代率持续上升。在此趋势下,高比例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等主动负荷接入配电网,其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和时空转移特性给传统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挑战。传统配电网通常采用重构网络或闭环运行来增强自身主动性,然而无法避免增加系统停电时间和增大短路电流的缺点。柔性软开关作为一种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配电网一次侧设备,取
目前,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如何为综合能源系统提供智能化运行调度方案的关键技术尚未明确。传统的解决方案主要基于数值优化模型求解最优调度策略,该方法无法应对新型综合能源系统高维度、非线性及多主体的特点。机器学习技术因其去模型化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在复杂环境中探索最优解,帮助解决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运行调度问题。因此本论文围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综合能源系统智能调控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作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其相对集中式发电技术,具有即发即用、就地消纳、避免远距离传输损耗等优点,在主动配电网和微电网中具有大规模应用前景。同时,在新一轮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背景下,未来主动配电网和微电网可能属于不同主体,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使得微电网具备向主动配电网售电
正八边形钢板腹梁是在钢圆环腹梁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型空腹式钢结构桥梁。该结构是由具有正交加劲肋的顶底板、正八边形腹板单元和端部构件经高强螺栓装配组成。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对正八边形钢板腹梁进行了约束扭转弹性分析。并对该结构的抗扭性能进行了大量参数分析,从而提出改进措施。本文的具体工作包含如下:1.对正八边形钢板腹梁开展了约束扭转弹性试验。研究了结构在弹性变形下顶板和腹板的应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