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相变材料蓄放热能力来存储能量的技术被称为相变蓄能技术。将相变蓄能技术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可以增加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同时减小室内热环境的波动,起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本文旨在从复合相变材料的配置出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相变蓄能板材,并对其进行围护结构自然蓄冷实验、结合太阳能系统蓄热实验测试研究,测试其蓄热蓄冷效果,分析计算蓄热蓄冷量。首先,采用真空吸附法,以25#低温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为支撑材料,配置出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颗粒,对其进行了扩散-渗出圈泄露性测试、SEM扫描电镜测试、DSC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及FT-IR红外波谱测试,并对复合相变颗粒进行表面膜覆工艺,制得复合相变材料。再以定模压制的方法研制出相变蓄能板材,对相变蓄能板材进行了稳态和非稳态热响应测试,相变蓄热板材在外界冷热变化过程中蓄热和延迟现象明显,热惰性较强。其次,搭建了三个实验房对相变蓄能板材进行蓄冷实验研究:分别将相变蓄能板与实验房内壁面(PCESP-I)、外壁面(PCESP-O)相结合,并设置对比实验房(Reference),采用四种控制策略利用夏季夜间低温空气自然通风对相变蓄能板进行蓄冷,对比分析相变蓄能板的蓄冷效果及对实验房的温度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将相变蓄能板材应用于实验房内壁面,实验房内部温度的衰减性和延迟性更加明显。再次,在蓄冷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相变蓄能板与实验房内壁相结合,同时设置相变蓄热箱体对太阳能系统收集的热量进行蓄热,测试分析在四种不同的控制策略下相变实验房和对比实验房内壁面的相变蓄能板的蓄放热情况和实验房的温度变化情况。同时,采用了动态和静态两种方法对蓄热量进行了计算和验证,证明了测试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测试系统的合理性;测试结果表明:蓄冷实验PCESP-O和PCESP-I实验房与Reference实验房相比,峰值温度时刻平均延迟了29.67min和87.33min,峰值温度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29℃和6.84℃;蓄热实验相变房间与对比房间相比,室内温度峰值延迟了133.6min,室内温度平均值增加了4.97℃;相变蓄能板能够对房间温度的调节起到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