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编队飞行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航天研究机构针对多个航天器编队飞行的空间任务展开研究。随着一致性算法在一阶和二阶线性积分动力学系统的分布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成熟,如何将一致性算法应用到航天器编队系统的协同控制中,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航天器编队飞行的姿态及相对位置协同控制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针对多个航天器编队飞行的姿态协同控制问题展开研究,基于无向通信拓扑,根据一致性算法的思想,引入相互通信的航天器姿态及角速度信息设计姿态协同跟踪控制策略。并将此控制策略扩展到含时变权值协同控制系数、利用滑模估计器获得期望信息、面向有向通信拓扑的情况下,通过设计一系列控制算法来提高编队系统中航天器间相对姿态误差的控制精度及动态性能,减轻对地面站或主航天器的通信依赖。并通过设计控制策略使得编队航天器可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协同收敛于期望姿态,以及克服航天器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外干扰力矩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相比于传统主从结构的航天器集中式控制,上述分布式控制策略能够更好地解决多个航天器的姿态协同问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考虑到相互通信的航天器间存在不可避免的信息传递时间延迟现象,通过选取合适的Lyapunov函数,建立了面向通信时滞的变结构姿态协同跟踪控制策略,并找到不依赖时滞信息的稳定性条件。进一步,给出保证外干扰力矩对系统输出的影响满足L2增益性能指标的控制参数选取范围。另外,将此控制策略扩展到有向通信拓扑条件下,并考虑航天器间协同控制项的输入时滞,进而找到依赖时滞信息的稳定性条件,降低了对控制参数要求的保守性。最后,通过引入含通信时滞的滑模滤波器的状态信息来降低地面站或主航天器的通信压力。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两种含时滞信息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考虑当航天器采用无角速度敏感器配置方案时,仅利用航天器绝对姿态及航天器间相对姿态信息设计输出反馈姿态协同控制算法,并通过引入含积分项的滤波器达到抑制常值外干扰力矩的作用,同时给出期望姿态信息仅对编队中部分航天器可知情况下无向通信拓扑需满足的条件。在上述面向通信时滞的姿态协同控制策略基础上设计无需角速度信息的姿态协同跟踪控制算法,同样将结果扩展到存在协同控制项输入时滞的情况下,并分别给出独立及依赖时滞信息的控制参数选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在无需航天器角速度测量的基础上,输出反馈分布式控制策略仍然能够使得多个编队航天器协同跟踪动态期望目标,并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考虑到航天器的相对位置对姿态控制的影响,基于在主航天器轨道系中建立的从属航天器相对位置动力学方程给出分布式控制策略,并在有向通信拓扑条件下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具体通信测量任务的要求,给出一种利用航天器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期望姿态与角速度的方法。类似于面向通信时滞的航天器姿态协同控制问题,在航天器速度信息不可测量情况下,设计了含时变通信时滞的自适应分布式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对航天器相对位置控制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致力于记录匠人、留住工艺的《百心百匠》,一经播出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节目不仅为现代人构筑了一个可供栖居的"神话",还以"寻找"为母题,结合独特的叙事手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已成为航空航天的四大结构材料之一。目前我国正在研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动机外涵道机匣。机匣的实际工作条件相当复杂,对
本文通过对明朝河西地区历史与人口流动及构成的分析,结合圣容寺文献与建筑测绘的研究,以三圣殿为例,探讨如何运用"透物见人"与类型比较等方法追寻在时代与地域两大因素影响
对于处于恶劣振动环境中的工程结构,为了控制结构振动水平,需要准确地分析、预测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对结构进行动态设计。进行坏境振动试验,需要试验夹具能够反映或模拟实际结构的
近年来,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与其它发动机相比,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具有比冲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在超声速导弹和增程炮弹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以小口径
随着对航空发动机性能、可靠性、寿命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动机涡轮盘将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应力,传统高温合金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粉末高温合金材料具有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屈
光纤陀螺是光纤传感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经过上世纪末至今的不断研制,已经在惯性技术领域确立了“优先选择”的地位。光纤陀螺研制过程中,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光路偏振误差的
主动Lamb波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由于对结构中的裂纹、复合材料脱层等小损伤敏感,是目前被认为最有效的板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然而Lamb波传播存在着频散及多模特性,同时待测结构往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全世界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目前,手术治疗白内障技术日益成熟,但对于早期尚不能接受手术的白内障,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笔者自1996-01~1997-12,用视舒袋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