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响应性载药纳米颗粒的构建及其肿瘤放射免疫治疗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疗是一种临床广泛使用的肿瘤治疗策略,约65-75%的实体瘤需要进行局部放疗。然而,与辐射相关的免疫抑制微环境常诱使原发肿瘤产生辐射抗性,并无法有效控制肿瘤的远端转移,从而导致不良预后和死亡。因此,建立安全有效的免疫微环境调控策略对增强肿瘤放射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为了有效解除放疗诱发的免疫抑制并增强抗肿瘤免疫响应,本论文拟合成一种负载小分子免疫调节剂R848的新型射线响应性纳米药物,以期调控肿瘤放射免疫微环境,增强原位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并抑制肿瘤远端转移。方法:首先,通过亲疏水自组装合成二硒交联的射线响应性纳米颗粒(SeNPs),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动态光散射等分析技术对SeNPs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在细胞水平,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成像、流式细胞等技术考察了负载R848的纳米颗粒(R848-SeNPs)联合X射线辐照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在活体水平,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肿瘤生长曲线、小鼠生存率以及肿瘤、淋巴组织和脾脏的流式细胞分析等验证R848-SeNPs助力放射免疫治疗效果,并探究其对放射免疫微环境的调控机制。结果:本论文成功合成了具有球形结构且尺寸均一(24 nm)、在生理环境中稳定的SeNPs。基于二硒键较低的键能,X射线辐照及其产生的活性氧使SeNPs展现出剂量依赖的射线响应性,在剂量为2 Gy的X射线辐照2 h后,SeNPs的结构即瓦解。细胞实验证实,R848-SeNPs联合X射线辐照不仅能促进肿瘤支持型(M2)巨噬细胞极化为肿瘤杀伤型(M1),还能有效地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以利于抗原呈递。动物实验表明,R848-SeNPs联合X射线辐照能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M2、MDSCs等免疫抑制性细胞,并促进淋巴结及肿瘤中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增强CD4+、CD8+T细胞的肿瘤浸润并激活系统免疫,最终实现了肿瘤的高效放射免疫联合治疗与肺转移抑制。结论:本论文基于射线响应性的R848-SeNPs构建了一种新型放射免疫联合治疗策略,有效解除了放疗诱发的免疫抑制并增强了抗肿瘤免疫响应,实现了肿瘤的高效治疗并抑制其远端转移。本项目基于核技术医学应用领域,有望为实体瘤的放射免疫联合治疗提供新思想体系。
其他文献
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与生物活性分子中,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一直以来都是有机合成的热点之一。过渡金属卡宾和氮宾中间体具有反应活性高、反应转化多样等特点,对于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化学家利用重氮类化合物、腙类化合物、三氮唑类化合物、炔烃类化合物等卡宾前体,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生成过渡金属卡宾中间体,接下来通过亲核环化等反应来构建含氮杂环。近年来
学位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利用高效环保且可持续的新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分子的电催化转化反应,比如燃料电池反应中的阳极醇类氧化反应和阴极氧气还原反应、水分解中的析氢反应等,由于可以实现较高的能量输出以及绿色能源的生成而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贵金属铂(Platinum,Pt)通常在这些电催化反应中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性能,
学位
本论文从氰基二苯乙烯/三苯胺基团出发,设计了一系列荧光分子,并将其通过多重氢键作用引入聚合物侧链,形成侧链型超分子聚合物,系统地研究了所合成的荧光分子及其超分子聚合物在溶液和固体状态下的荧光行为和刺激响应行为。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由三苯胺基团和氰基二苯乙烯基团构成的电子给-受体(D-A)结构分子TPA-2、TPA-3、TPA-4-1、TPA-4-2和T-CN,利用核磁
学位
微马达通常是指能够将周围环境中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实现自身在溶液中运动的微观装置。近年来,微马达因其在药物递送、生物传感、环境治理及软物质物理模型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经过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微马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目前常见的微马达制备方法通常需要借助昂贵的设备,且工序复杂、产率较低。而且,这些制备方法主要关注的是微马达的化学组成,形状作为影响
学位
手性离子液晶是一种特殊的含有手性基团的液晶材料,它由阴阳离子组成。它能够很好地结合手性液晶和离子液体一些性质,因此在有机光电材料、不对称电化学聚合、电解质和作为不对称反应溶剂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对手性离子液晶研究主要集中在阴离子和长碳链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液晶核结构的精细变化对手性离子液晶的相变行为的影响,初步建立了手性离子液晶核的结构与液晶相中分子堆积结构以及相变行为之间关系
学位
本论文以3-二芳基吲哚丙醇和3-二芳基吲哚乙醇为底物,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试剂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实现了吲哚醇底物的分子内氧迁移多步串联反应,构建了不同吲哚骨架的官能化产物。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介导下3-(γ,γ-二芳基)吲哚丙醇的环化-内开环的分子内氧迁移串联反应。机理研究表明,NBS两次参与了底物分子的转化,促进3-(γ,γ-二芳基)
学位
圆偏振发光(CPL)材料由于在信息存储、3D显示、化学传感、不对称光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机小分子,CPL活性聚合物材料由于具有易加工、易成膜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偶联反应制备了五种四苯乙烯(TPE)基共轭聚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自组装行为及在聚集态和薄膜状态下的CPL性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Sonogashira偶联聚合反应制备了两
学位
放射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大剂量的辐射在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也会伤害正常组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放射增敏剂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纳米放射增敏剂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更是成为了肿瘤放射治疗的强有力工具。其中,金纳米放射增敏剂由于具有强的X射线吸收、易于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放疗。然而,金纳米放射增敏剂在肿瘤部位渗透/滞留的困境以及肿瘤细胞对
学位
金属纳米材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飞速发展,它是指在纳米级的三维空间中具有至少一维或以其为基本单位的金属材料。这些不同维度的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较小的尺寸、独特的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而被应用于各种目标分析物的检测。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采用荧光分析的手段,选用金银纳米簇和二氧化锰纳米片这两种金属纳米材料直接或间接与目标物结合,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构建了多巴胺及酪氨酸酶的高灵敏检测探针。多巴胺(DA)是人
学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全球第三。近十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并且5年生存率低,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有关lncRNANONHSAT062994在肿瘤尤其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潜在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