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系统的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统筹新一轮体育教学规划,上海市教委在2012年初着手探索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继续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并在上海市17所试点学校进行试运行。“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在“健康第一”和“立德树人”核心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为了学生的终身和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兴趣着手,激发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驱动,使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至少两项及以上的专项技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此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养成终生体育锻炼意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17所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运行学校的体育教研组长、专项体育教师及学生重点调查对象,以其他尚未实行专项化课程改革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为辅助调查对象。在对试点学校体育教研组长的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上海市17所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旨在为后期的全面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推进策略。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身心等得到全面发展,专项技术及专项体能得到发展,学练程度明显加强。体育教师专项教学能力和专项运动技能水平稍有改善,对80分钟专项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有所提升。试点学校场地、器材得到改善,专项教学环境相对好转,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和谐浓厚。2.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在管理方面,市级专项化教学改革尚未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校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运行过程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专项课标、教材等指导性文件;体育教学改革一体化、系统化尚未健全;专项教师缺口较大,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学校场地设施制约专项教学发展,选课和排课有待完善。在评价方面,专项化教学评价标准和上海市学生体育等级标准尚未出台,专项化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各试点学校评价内容和指标不一,校专项化教学评价体系需进一步优化。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应采用的推进策略。在管理方面,应深化学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高中教学需求的联动机制。在运行方面,应优化专项化课程改革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专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完善小、初、高中体育教学的衔接性及协同性推进。在评价方面,制定专项教学评价标准,完善专项教学评价体系。